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眼睛內的玻璃體會經歷一系列自然變化,其中包括玻璃體與視網膜的剝離過程。據醫學專家表示,年齡增長常常伴隨著玻璃體的脫落,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脫落過程都是完整的。當玻璃體部分脫離而留下黏附時,這種信息可能對視力產生重大影響。
當玻璃體強烈附著於視網膜時,可能會導致視網膜出現拉力,從而造成視力的損失或變形。
這一現象被稱為玻璃體黃斑附著(VMA),它可能會導致更為嚴重的病理情況,例如玻璃體黃斑牽引(VMT),甚至可能引發視網膜裂孔或黃斑皺摺等眼病,影響視力,甚至導致失明。在年齡相關性的眼疾中,糖尿病性黃斑水腫和視網膜靜脈阻塞等疾病與VMA都有著重要的關聯性。
在眼睛的內部,玻璃體的液化和塌陷是一個常見的過程。隨著這一過程的推移,形成了互相連接的液體囊泡。這些液體囊泡如果靠近視網膜,將可能導致在正常的老年過程中出現的玻璃體後脫落(PVD)。PVD雖然是自然的過程,但若玻璃體與視網膜的脫離不完全,就會形成VMA,造成對視網膜的牽引和拉扯從而引發一系列病理變化。
VMA的大小和強度決定了隨後的各種病理或症狀。
對於VMA的診斷,眼科醫生或驗光師的仔細檢查至關重要。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例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診斷VMA的準確性顯著提高。
目前首個被美國FDA批准的藥物——Ocriplasmin,已於2012年10月獲批,這是針對玻璃體黃斑附著的生物藥物。其作用機制在於溶解引起VMA的蛋白質基質,從而解除這種不正常的附著。對於視力損傷較輕的VMA患者,Ocriplasmin提供了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選擇,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
Ocriplasmin的功能已經顯示出能夠增加VMA解決的機會,同時改善患者的視力。
對於視力損失較為嚴重的病人,傳統的治療方式仍然是玻璃體切除術(PPV),這是一種外科手術,雖然每年都有數十萬次的手術進行,但仍然存在盲目的風險以及一系列並發症,例如視網膜脫落、視網膜裂痕等。此外,數據顯示,與外科手術相比,使用Ocriplasmin進行藥物性玻璃體脫落的誘導,可以在避免手術風險的情況下達成目的。
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非手術治療選擇的出現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化學誘導的PVD可能會成為治療VMA的主流方式,讓這一潛在隱患在影響視力之前得到遏制。健康和視力對於人們的生活質量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未來眼科研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當面對視力逐漸下降的現實時,你如何看待玻璃體剝離對視力的影響和未來可能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