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桿菌是Actinomycetota門中的一個細菌屬,擁有超過190個物種,並專門設立了自己的科Mycobacteriaceae。這個屬內含有一些致病菌,會對哺乳動物造成嚴重疾病,如結核病和麻風。分枝桿菌的耐酸性特徵,主要來自其細胞壁的特殊結構,這也是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對其進行研究的主要原因。
“分枝桿菌的細胞壁由多層結構組成,包含了豐富的脂質和石蠟酸,這使其具有極高的耐酸性。”
分枝桿菌的細胞壁包含大量的自我改造機制,這些機制使得細胞能夠在各種環境壓力中生存,同時也逃避宿主的免疫防禦。此外,這些細菌還具有很高的肥胖性和對於許多抗生素的耐藥性,這進一步增加了研究其細胞壁結構和功能的重要性。
所有的分枝桿菌物種擁有一個厚厚的、疏水性的、富含石蠟酸的細胞壁,由肽聚糖和阿拉伯甘露聚糖組成。這些獨特的組成物質不僅使其能夠抵抗一般的抗生素攻擊,還為新型結核病藥物提供了潛在的靶點。
許多分枝桿菌物種能夠在營養極其不足的情況下成長,使用氨和/或氨基酸作為氮源,並依賴丙三醇作為碳源。根據不同的物種及其培養基,最佳生長溫度範圍在25至45°C之間。此特性使得分枝桿菌在多變的環境中具有競爭力。
“絕大多數臨床相關的分枝桿菌物種都可以在血液琼脂上培養,然而一些物種的繁殖周期非常緩慢,例如麻風分枝桿菌。”
雖然結核分枝桿菌和麻風分枝桿菌都是致病性物種,但大多數分枝桿菌在不進入皮膚損傷部位之前,通常不會對健康人造成疾病影響。分枝桿菌廣泛存在於水生和陸生環境中,其生存能力強大,能透過生物膜的形成及對氯的抵抗力存活於多種環境中。
隨著基因組學的進步,已有數百個分枝桿菌的基因組被完整測序,這些基因組的大小從相對較小的麻風分枝桿菌到大約6653個基因的漏洞分枝桿菌不等,後者的基因數量超過了許多真核生物。
“分枝桿菌的基因組特徵為其提供了增強生存能力及對藥物耐藥性的基因基礎。”
分枝桿菌的神秘細胞壁結構和其在抗生素治療上的耐受性讓科研人員持續探索此類微生物的未解之謎。在未來的抗病策略中,了解這些細菌如何利用其細胞壁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又將引發哪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