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不僅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也是清除血液中有毒物質的主要防線。然而,當肝臟無法正常運作時,患者的生命便會受到威脅。肝臟支持系統,如肝臟透析裝置,正是在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刻,成為醫療界的一項關鍵創新。
肝臟的主要功能包括去除血液中的毒素,製造血液蛋白質,儲存能量,以及分泌膽汁。當這些功能受損時,急性肝衰竭的風險便大幅上升。
急性肝衰竭(ALF)和急性慢性肝衰竭(ACLF)是臨床上最令人擔憂的狀況之一,其病程通常發展迅速,並伴隨著多重器官的功能障礙。在沒有肝臟移植(LTx)的情況下,這些患者的死亡率高達40-80%。由於可供移植的器官有限,約三分之一的ALF患者在等待移植過程中不幸去世。
透過穩定患者的臨床狀況,肝臟支持系統可以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時間,並提高其存活機率。
目前有三種主要的肝臟支持系統:生物人工肝裝置(BAL)、人工肝支持系統(ELS)和混合型肝臟支持系統。這些技術各具特色,試圖透過不同的方式恢復肝臟功能。
生物人工肝裝置利用活細胞以進行解毒和合成功能支援,成為新興的研究領域。比如,Hepatassist 2000裝置使用豬肝細胞,而ELAD系統則利用人類肝母細胞C3A細胞系。這些裝置已經在急性肝衰竭的研究中顯示出其潛在的療效。
這類設備主要依靠合成材料進行血液的過濾和清潔,去除血液中的毒素。雖然其效果有限,但在整體治療中仍可發揮輔助作用。
這些系統結合了生物和人工技術的優勢,努力提高解毒能力及肝臟功能的恢復機會。
目前,生物人工肝裝置的研發雖然面臨挑戰,但卻是挽救肝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創新。
雖然有許多臨床研究表明肝臟支持系統的潛力,但尚未有足夠的實證資料來確認其有效性。HepatAssist和ELAD等設備的數據顯示,雖然在治療的初期可能未能顯著改善存活率,但對於特定病因的患者卻顯示出長期的生存益處。
生物人工肝裝置的發展仍面臨著一系列技術挑戰,包括細胞的穩定性、免疫反應和生物相容性等問題。然而,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進步,未來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將有望出現,使得肝臟支持系統能在急救和肝臟再生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肝臟支持系統的發展是否能夠真正改變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