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行星外表下,無數的海洋都在悄悄進行著動態的變化。海洋表面的起伏,或者稱為海洋動態起伏,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奧秘呢?這些變化表現為平均海平面高度,相對於地球的地球靜勢面。測量這些起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理解海洋的大規模流動,以及其對地球氣候的深遠影響。
海洋表面的起伏模式是由月球的潮汐力量和太陽的季節性變化所主導的。
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海平面的變化會受到海洋流動的影響。正常情況下,這些異常的海平面高度在全球範圍內相對於均值的變化不超過±1米。除了潮汐和季節性變化外,氣溫、鹽度和風的變化也會影響到海平面的變化模式。
為了測量海洋表面起伏,衛星高程測量技術被廣泛使用,像是TOPEX/Poseidon等衛星。這些儀器能夠以高精度測量地區到全球的變化。不僅如此,地球引力場的變化,例如冰川融化或大陸重新排列,也會對海洋的表面起伏產生影響。
衛星引力測量和高程測量的結合能夠更準確地估算海平面上升及海洋熱量含量等屬性。
海洋表面起伏的數據可用於繪製海洋洋流的分佈,這些洋流會在海洋的“丘陵”和“山谷”之間以可預測的方式流動。在北半球,圍繞“丘陵”的流動呈順時針旋轉,而在南半球則是在“山谷”處呈逆時針旋轉。這一現象正是由著名的科里奧利效應所造成。
這些資料不僅有助於理解海洋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傳遞熱量,還對氣候變化的監測、全球海平面的改變等問題至關重要。而根據NASA的科學研究,這些數據還可以用來了解氣象、氣候、航運、漁業管理及離岸作業等各個方面。
觀測數據可用來研究海洋的潮汐、流動以及海洋所包含的熱量,並幫助預測氣候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海面高度的計算由高程衛星執行,利用橢球面作為基準面,以求得從衛星至水面之距離。透過衛星發射的雷達脈衝,能夠精確地測量海洋的表面高度和漲落。雖然海洋的深度不同,卻可以通過近似的方法獲得一致的測量數據。
目前,已經有九顆衛星在進行海洋表面起伏的測量,像是Cryosat-2、Jason-3、Sentinel-6等。這些衛星不僅能夠直接測量海平面高度,還能提供更高精度的數據,有助於補充地球整體環境的動態。
Jason衛星系列的主要目標是收集全球海洋流動和熱量儲存的數據,以更好地了解其與氣候變遷的互動關係。
自1992年以來,隨著TOPEX/Poseidon的發射,衛星高程測量任務不斷演進。從Jason-1到Jason-3,再到今時今日的Sentinel-6,每一次的技術進步都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更加精確的數據,並幫助他們研究像是厄爾尼諾、拉尼娜等短期氣候變化現象。
這些衛星的數據不僅使科學家能夠探測全球海平面的變化及波動,還能夠分析海洋暖流的流向和深水潮汐的動力。這些變化將影響全球的氣候模式,進而影響人類的生活。
新提案的地表水海洋高程任務將首次進行全球範圍內水體的高度測量,預示著對水資源的全新理解。
終究,海洋表面的變化是地球氣候與生態系統的重要指標。這些測量技術的發展不僅為科學界提供了理解氣候變化的重要工具,也為未來環境管理與政策制訂打下了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海洋的變化是否會影響人類的未來環境和生存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