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年裡,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變成癌症治療的全新藍圖,這類藥物通過阻斷PD-1和PD-L1蛋白的信號傳遞,使用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隨著數十億投資研究和臨床試驗的進行,這些藥物不僅在治療某些類型的癌症中顯示出極大的潛力,還可能改變我們對癌症治療的整體認知。
免疫檢查點是免疫系統的一種自我調節機制,能在受到感染後限制宿主細胞的殺傷,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
關於通過阻斷PD-1和PD-L1來治療癌症的概念首次於2001年發表。隨後製藥公司開始向這一領域邁進。2006年,第一個臨床試驗啟動,評估了Nivolumab的療效。到了2017年底,隨著超過500項臨床試驗,其應用範圍已擴展至九種不同的癌症。
在癌症狀態下,腫瘤細胞的PD-L1與T細胞上的PD-1蛋白質相互作用,減少T細胞的功能信號,這使得免疫系統無法攻擊腫瘤細胞。PD-1和PD-L1的抑制劑能成功阻止這一過程,重新喚醒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攻擊態勢。目前多種癌症的臨床試驗正在針對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和膀胱癌等進行。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更大種類的腫瘤中顯示出較高的縮小率,並且毒性較其他療法低,證明這些療法更具耐久性。
Pembrolizumab(Keytruda)和Nivolumab(Opdivo)是目前知名的PD-1抑制劑,前者在2014年獲得FDA批准,後者於同年也獲得了批准。這些藥物經過多項研究證明,具有樣本中更高突變負擔的患者對於治療的反應更為良好。
Atezolizumab(Tecentriq)和Avelumab(Bavencio)是另一類重要的PD-L1抑制劑,分別在2016年獲得批准進入臨床使用。這些藥物在多種癌症治療中都顯得尤為重要,儘管一些藥物在特定癌症型別上失利,也仍在持續改進之中。
隨著PD-1和PD-L1抑制劑治療的發展,對於這些療法的耐藥性引發了進一步的探索。研究者們開始將PD-1/PD-L1抑制劑與一型干擾素的組合使用,期望以此提高T細胞的浸潤度及激活程度,進而提升整體生存率。這些組合在黑色素瘤與腎癌患者中展現出良好的結果。
雖然免疫療法的效果顯著,但也伴隨著一系列副作用,包括間質性肺炎、結腸炎和肝炎等。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副作用會影響治療的整體效果。與傳統化療相比,這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常顯示出更低的副作用發生率,但仍需持續關注。
在面對癌症的挑戰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疑帶來了希望,未來將持續探索新療法及組合療法的潛力。
面對癌症與未來醫療科技的發展,我們是否做好了迎接這些新技術和治療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