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硫電池(NaS)因其相對於鋰離子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和相對低廉的製造成本而受到青睞,但至今仍未能廣泛應用於市場。許多企業在面對氫與硫強烈反應的情況下,對這種電池的安全性能抱持疑慮,而這導致了其商業化進程的緩慢。
鈉硫電池的運作需要冷卻,在高達350°C的高溫下運行,這使得對電池的安全與耐久性的要求極為嚴格。
儘管其資本成本低,且提供300-400 Wh/L的能量密度,但目前全球約只有200個鈉硫電池安裝,相比之下,鋰離子電池則擁有948 GWh的安裝容量。這种不平衡的市場反映了市場在對其安全性質疑上的重視。
鈉硫電池的一大主要安全隱患是其高操作溫度和鈉的反應性。鈉在空氣中會自行點燃,而硫則具有高度可燃性。這一點尤為關鍵,因為鈉硫電池一旦進行過充或發生內部短路,可能導致火災等危險。
在2011年,發生於日本的月讀地區鈉硫電池系統火災事件使得NGK公司一度暫停生產並加強安全措施,以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隨著這些安全隱患的出現,許多公司選擇在電池研發上放慢腳步。例如,福特在90年代初期曾投入開發鈉硫電池,但由於車輛在充電期間出現火災,最終放棄了該項目。
鈉硫電池的結構包括一個固體電解質膜,將陽極(鈉)和陰極(硫)分隔。這種配置為鈉的陽極供給電子,並通過基于鈉鹽的質量傳遞而進行充放電。在操作過程中,電池必需持續保持在高於熔化硫的溫度,即119°C,這又進一步增加了電池的設計與安全挑戰。
根據德國TÜV Rheinland專業評估,NGK鈉硫電池模組(2011年以後生產)的安全性得到了顯著提高,並能在實際條件下有效避免火災或其他危險情況的發生。
鈉硫電池的使用壽命也是市場接受度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有報告表明在理想條件下其使用壽命可達20年,3300次循環,但現實中平均循環壽命卻少於1000次。這使得商業化的可行性受到質疑。
產業專家指出,儘管技術進步使得鈉硫電池蓄能能力有所提升,但由於其操作環境的苛刻性,以及對專業維護的依賴,許多公司仍不願考慮商業化的選擇。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長,鈉硫電池仍然被寄予厚望,尤其是在儲能系統和電網支持方面。若能妥善解決其安全性、壽命和操作效率的問題,這種電池將被更廣泛地應用於能源存儲系統。
透過將鈉硫電池與太陽能熱能系統相結合,不僅能降低預熱成本,還能提高整體效率,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發展方向。
綜合來看,鈉硫電池的潛力與挑戰並存。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安全性的加強,這種電池是否能克服現有的困境,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