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和中央區域及敘利亞北部和西部發生了一場震撼世人的地震。這場震中位於加濟安泰普西北約37公里的7.8級地震,掀起了自1939年厄爾津詹地震以來,土耳其最強烈的地震。此地震的最大震感強度達到極端的十二級,並引發了隨後的7.7級餘震,造成了廣泛的破壞和數萬人的喪生。這究竟是為什麼土耳其會頻繁遭受如此嚴重的地震摧殘呢?
「這場地震是土耳其歷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災害,亦是21世紀以來第五致命的災難。」
土耳其的地震活動與其獨特的地質結構有關。中南部的土耳其和西北敘利亞地區正受到三個地殼板塊的影響:非洲板塊、阿拉伯板塊和安那托利亞次板塊。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之間的邊界由死海變形帶(DST)劃定,這是一個主要的左側平移斷層帶,沿著該區域的相對運動,促進了阿拉伯板塊相對於非洲板塊的北移。這些變化導致西安那托利亞板塊被擠出到西方,進一步加劇了地震的頻率和強度。
「在2023年2月6日的主要地震後,土耳其及其鄰近地區共錄得超過30,000次餘震。」
死海變形帶和東安那托利亞斷層在麻拉什三重交匯點相會,並一起形成了這一地區的地質結構。因此,該地區不斷受到來自阿拉伯板塊的運動影響,以此壓力促使這些板塊之間的摩擦和斷裂,進而引發地震。在最近的這場地震中,感受到的震波延伸至埃及和土耳其黑海沿岸,顯示出這一事件的破壞性範圍之廣。
土耳其的地震歷史悠久,過去幾世紀以來,此地區便發生過多次大地震。例如1789年的7.2級地震、1866年的7.2級地震等,這些事件不僅造成了中傷與財物損失,更對當地民眾的生活造成了長期影響。地震專家表示,這是引發當地地震的地質特徵所致,並可能隨時重演。
「鑒於地震的頻繁性,土耳其的建築安全與應急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一項2002年發表的研究,在東安那托利亞斷層上發現了應力積累,這進一步提升了未來地震的風險。特別是位於埃拉濟和賓戈之間的斷層段,這裡被認為是潛在的高危險區。
隨著震後的救援行動展開,土耳其政府迅速啟動了大規模的應急措施。其中包括動員60,000名搜索和救援人員以及其他志願者,與141,000來自94個國家的援救人員共同努力。然而,由於極端的冬季天氣、道路損毀和通信中斷,救援工作面臨不少挑戰。
「災後的應急管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尤其在這樣的大範圍的地震後,基礎設施的重建至關重要。」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災難,國際社會的及時支援起到了關鍵作用,但仍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讓受影響的地區重回正軌。同時根據聯合國的發展專家估算,約150萬人失去了家園,這使得該國的重建工作任重道遠。
地震的頻繁發生讓人們再次思考土耳其的未來。專家們呼籲提高對地震的認識與防範措施,加強建築工程的安全性,並在災難發生前進行更有效的預測和應急演練。這場地震的經歷也讓我們再次意識到,無論一個國家的發展多麼快速,面對自然災害時,準備永遠不嫌多。
「我們的社會是否準備好面對未來的地震威脅?這是一個深思熟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