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這個來自希臘文的詞彙,意為“設置運動”,代表著在多細胞生物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信號傳遞作用。激素作為信號分子,透過複雜的生物過程被傳送至遙遠的器官或組織,以調節生理與行為。激素在動物、植物甚至真菌的正確發育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分。由於激素的界定相當寬泛,許多不同類型的分子均可被劃分為激素,包括類花生酸、類固醇、氨基酸衍生物、蛋白質或多肽,以及氣體等各種物質。
激素對器官和組織之間的溝通扮演著無可取代的角色,它們負責調節從消化、代謝到生長發展等一系列過程。
在脊椎動物中,激素在許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從生理過程的監控到行為活動的調節,如覺醒、排泄、繁殖及情緒管理等。而在植物中,激素的影響幾乎涵蓋了發育的每一個階段,從萌芽到衰老。激素透過與特定的受體蛋白結合來影響遙遠的細胞,這種結合使得細胞功能發生變化。一旦激素與受體結合,就會激活信號轉導途徑,常見的是促進基因轉錄,進而增加目標蛋白的表達。有趣的是,激素的作用不僅限於基因組途徑,還可以通過非基因組途徑進行協同作用。
水溶性激素(如多肽和胺)通常通過第二信使在目標細胞的表面發揮作用,而脂溶性激素(如類固醇)則可以穿過細胞膜,直接在細胞核內作用。植物激素中一類名為矮生固醇的激素,可能在治療某些內分泌相關腫瘤方面表現出潛在價值,它能促進細胞凋亡並限制植物生長。脊椎動物的內分泌腺是專門的器官,負責將激素分泌到內分泌信號系統中。激素的分泌常常受特定生化信號的影響,並且通常受到負反饋調節的控制。
例如,高血糖促進胰島素合成,而胰島素則作用於降低血糖水平,進而維持體內的穩態。
人類的內分泌系統直接將激素深入血液中,通常通過有窗隙的毛細血管,而外分泌系統則以管道的形式間接分泌激素。此外還有一些具有旁分泌功能的激素,這些激素會通過間質空間擴散到附近的目標組織。植物並沒有專門的激素分泌器官,然而它們依然具備激素的生產空間分布。例如,生長素主要在年輕葉子的頂端及頂端分生組織中產生。這意味著,植物的激素生產地點會隨著植物的年齡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在激素產生的細胞中,通常位於內分泌腺,如甲狀腺、卵巢和睪丸等。激素信號傳遞過程包括幾個步驟:特定組織合成特定的激素,儲存和分泌激素,然後運輸到目標細胞,最終識別激素的細胞膜或細胞內受體蛋白。這一過程涉及的信號放大和轉導最終導致細胞反應,然後該反應反過來影響原激素產生細胞的激素產生,形成一套令人讚歎的負反饋迴路,並且激素的降解也很重要。
這一系列的步驟顯示了激素信號傳遞過程的複雜性,而且許多激素的作用可能是多重的。
在時間的推移中,我們的理解並不斷演變。1849年,德國生理學家阿諾德·阿道夫·貝特霍爾德觀察到去勢的公雞缺乏與完整睪丸公雞相同的性行為,這一發現讓他開始了對睪丸功能的研究,最終揭示了睪丸分泌的激素–睪酮。隨著科學的進步,許多其他激素的發現和命名也逐漸清晰,從達爾文父子對植物生長激素的初步研究到現在對多種激素的複雜作用理解。
投射至未來的激素研究,我們不禁思考:這些令人神往的化學信號,將在未來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方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