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松貂(Martes martes),這種身手靈活的野生動物,為歐洲特有的毛皮動物,其棲息範圍遍及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包括亞細亞小亞細亞、喬治亞及伊朗部分地區。儘管它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被列為低危物種,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生活習性和棲息地仍面臨挑戰。
歐洲松貂的毛色通常是從淺褐色到深褐色,夏季毛皮短且粗糙,隨著冬季的來臨,則長且絲滑。牠的喉嚨上通常有一塊奶油色至黃色的「圓領」標記,其身體長度可達53釐米,尾巴約25釐米,體重一般在1.5至1.7公斤之間。
在過去數十年,歐洲松貂主要出現在蘇格蘭西北部,然而根據2012年的一項研究,這種動物已經擴散到蘇格蘭高地的其他地方。在英國,松貂曾被認為已經滅絕,但最近的一些目擊事件表明牠們可能重新定居。
「根據報告,在英格蘭西部的肖普郡,一名業餘攝影師於2015年捕捉到的照片,標誌著一個世紀以來英國首次確認松貂的現身。」
歐洲松貂是唯一具有半退縮爪的貂科動物,這使得它們能更靈活地在樹上活動。牠們主要在夜間與黃昏活動,喜歡以小型哺乳動物、鳥類、昆蟲及漿果等為食。松貂是非常領土性強的動物,會用糞便標記牠們的行蹤,這種行為不僅維護領地,還有助於族群間的交流。
「據觀察,歐洲松貂的回復,使得入侵的灰松鼠數量顯著減少,支持了當地紅松鼠的復甦。」
在圍籬中,歐洲松貂的壽命可達18年,但在野外,最多也只約11年。牠們通常在2至3歲時達到性成熟,繁殖期一般集中在每年的7至8月。雌性松貂通常會在次年3或4月產下幼崽,產量在1至5隻之間。出生後的幼崽體重僅約30克。
人類的活動是歐洲松貂面臨的最大威脅。由於栖息地的喪失和人類對於捕獵的偏見,這些動物的數量在某些地區顯著下滑。這也促使許多組織著手保護歐洲松貂及其棲息地,並致力於人為保護和管理它們的族群。
歐洲松貂在克羅地亞被視為國家象徵,甚至出現在克羅地亞歐元硬幣上,這反映出這種動物在當地文化中的重要性。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種神秘的生物。能否在未來保護好這些可愛的動物並讓它們安全生活下去,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