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rop B-2 Spirit,亦稱為隱形轟炸機,是美國的一種重型戰略轟炸機,具有低可觀察隱形技術,旨在突破密集的防空系統。這款亞音速飛翼設計的飛機,配備兩名乘員,主要由Northrop(後來的Northrop Grumman)設計,並於1987年至2000年期間生產。B-2可以投放傳統和熱核武器,例如最多可攜帶80枚500磅級(約230公斤)的Mk 82 JDAM GPS導引炸彈或16枚2400磅(約1100公斤)的B83核彈。該轟炸機是唯一確認服役的能攜帶大型空對地增程武器的隱形飛機,這使其在軍事行動中具備了無與倫比的能力。
「隱形技術的進步使得B-2能夠在極具挑戰性的空域中運作,並成功執行各種秘密任務。」
B-2的發展在卡特政府任期內開始,當時部分原因是取消了可以達到超音速的B-1A轟炸機,因為ATB項目展現出強大的潛力。儘管如此,開發過程中的困難導致了進度緩慢和成本上升,最終該計劃共生產出21架B-2,每架的平均成本為21億美元(2023年約為40.4億美元)。每架飛機的建造成本約為7.37億美元,而考慮到所有採購成本(包括生產、備用零件、設備、改裝和軟體支援),每架的平均總成本則約為9.29億美元(2023年約為11.1億美元)。
在1990年代初期,面對冷戰結束後美國對深度打擊蘇聯領土的需求減少,國會對B-2轟炸機的採購計劃進行了大幅縮減,最初訂購的132架飛機最終削減至21架。在服務過程中,B-2的首次戰鬥任務是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投擲常規炸彈,隨後又參與了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與也門等地的軍事行動。
到了1970年代中期,軍事航空設計師逐漸掌握了一種新技術,稱為「隱形」,這一技術使軍機能夠避開導彈和攔截機的追擊。這種設計概念強調飛機的機身必須能夠偏轉或吸收雷達信號,從而使其幾乎無法被發現。雖然其他探測手段存在,如人類觀察、紅外掃描和聲納定位,但其相對較短的探測範圍使得大多數飛機可以在夜間避開雷達,飛行不受監控。
1974年,美國國防部進行了一次調查,要求航空公司提供具有最大雷達反射截面的飛行器設計,以便能有效隱形。最初,Northrop和麥道公司被選中進行進一步的開發。洛克希德則已經在A-12和SR-71的開發中獲得了隱形飛行器的經驗。隨著1975年Have Blue模型的研發,隱形技術逐漸成熟。 北rop與洛克希德的進一步合作最終使得B-2噴射機的設計進入實質階段。
在設計與開發過程中,B-2計劃被作為一個高度秘密的專案進行,所有項目人員需要具有特殊的安全許可。雖然該計畫的信息仍然比Lockheed F-117項目更加開放,但仍然會進行大量的保密工作。大部分從事此工程的員工都需要接受嚴格的背景檢查和保密培訓,以防止機密設計外洩。
「在我們保護工程安全的努力中,B-2的設計與技術始終是極為敏感的信息。」
舉例來說,在1984年,一名北方公路的員工因試圖把機密信息出賣給蘇聯而被逮捕。在2005年,另一位B-2的設計工程師因販賣國防機密被指控,最終被判刑32年。這些案例表明,雖然B-2計劃的保密措施相對完善,但開發與維護工作的內容仍然面臨泄露的風險。
在1980年代中期,計劃原定採購132架B-2飛機,但由於經費的限制,最終減至75架。隨著蘇聯的解體,B-2轟炸機主要針對的威脅也隨之消失,這使得國會與政府產生了強烈的財務壓力。最終,在1992年的國情咨文中,美國總統喬治·H·W·布希宣布將B-2的產量限制為20架。
此外,參議院中的一些議員也對B-2計畫的費用表示擔憂,指出B-2的操作成本很高,且可能影響現有的軍事預算。在1995年,國會的預算辦公室報告指責,B-2轟炸機的維護與操作成本將是美國空軍歷來最高的,且每飛行一小時的維護時間是B-1B的三倍以上。
自從B-2服役以來,數次升級包針對其上一輪計劃進行了調整。2008年,B-2的計算機系統架構被重新設計,並逐步引入新的集成處理單元與光纖網絡。這和對武器控制系統的升級,使其能夠對移動目標這一更複雜的任務進行打擊。各項現代化計劃仍在穩步推進,B-2無疑會在未來幾年中繼續為國家防禦做出貢獻。
據某些報導,B-2的科技已經成熟,將進一步提升軍事行動的效率。在這樣的背景下,或許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隨著未來新一代轟炸機B-21的投入使用,B-2轟炸機是否會在現代戰爭中仍然保持其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