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從社交聚會到慶祝活動,它經常被當成快樂的象徵。然而,這種令人愉悅的飲品卻引發了許多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相對輕鬆地喝酒,而另一些人則卻會發生嚴重的醉酒反應?
酒精的短期影響從焦慮下降、運動能力減弱到喜悅的感受,一直延伸到醉酒、昏迷、記憶喪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等更加嚴重的狀況。酒精在血液中擴散,可以進入身體的幾乎每一個細胞。
酒精的濃度通常以血液酒精濃度(BAC)來衡量,消費量及其環境在判斷醉酒程度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在飲酒前進食能使酒精的吸收速度減慢。研究表明,酒精和水分的攝取變化會直接影響宿醉的程度。嚴重的酒精消費可能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酒精的攝取量往往影響其對不同人所造成的後果。根據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酗酒研究所的定義,男性的適度飲酒最多為兩杯,而女性則為一杯。
而血液酒精濃度的不同影響著每個人對酒精的反應。年齡、性別、以及既有的健康狀況都會改變同樣酒精攝取量背後的血液酒精濃度。
隨著BAC的上升,許多人會經歷不同程度的效果。低劑量可能使人感到放鬆,但提高至0.08以上後,則可能導致記憶喪失和控制力大幅下降。尤其在駕駛情況下,BAC不斷上升將顯著增加事故風險。
研究表明,BAC的每一小幅上升,都使得駕駛的相對風險指數成指數級上升。
例如,當BAC為0.02時,可能影響到視覺功能;而當BAC達到0.05時,協調能力和緊急反應能力都會減弱。更高的BAC會導致對駕駛任務的注意力大幅降低,甚至失去車輛控制。
酒精在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影響有顯著差異。由於女性的體脂肪比例較高,且水分含量較低,同等重量的酒精飲用後,女性的BAC通常會高於男性。此外,女性在分解酒精方面的酶活動也較少。
遺傳變異也會影響酒精代謝的速度,比如酒精脫氫酶(ADH)和醛脫氫酶(ALDH)的非同義突變會影響其酶的活性,使得某些族群對酒精具有不同的耐受性。
隨著正規飲酒的增加,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酒精耐受性有所提升。不同的人會對酒精的刺激體會有不同的經歷,這種主觀反應在飲酒的初期會變得更加明顯。
一些研究顯示,早期飲酒的刺激經歷和後期的抑制狀態,再加上社交環境,可以預測飲酒行為及其後果。
當酒精攝取達到超過身體所能承受的水平,會引發急性中毒的風險。酒精會影響大腦的多個區域,特別是在運動協調能力上多數情況下,如今影響平衡和記憶形成等功能。
隨著ALDH2基因變異的存在,東亞人很容易在飲用與酒精有關的產品時出現類似過敏症的反應,如臉紅、噁心等,這反映出他們在喝酒后可能出現的一系列不良反應。
輕度酒精攝取在某些情況下可改善睡眠,然而隨著攝取量的增加,睡眠架構會被破壞,造成夜間醒來的次數增加。
所以,酒精對個體影響的多樣性究竟源自於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