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銀行是一種非傳統的貸款方式,與傳統銀行不同,社區銀行的資金主要來自當地社區本身。這種模式使得社區成員對資本的分配和使用有更大的控制權。這一概念早在古埃及就已有所體現,當時地方糧倉負責儲存與分配社區的食物供應。隨著時間的推移,社區銀行的多樣性也日益豐富。
社區銀行是以提高社會經濟發展為核心的經濟模式,旨在利用集體資源來振興貧困社區。
社區銀行和微型金融有著密切的關聯,其共同目標是提升低收入或弱勢群體的創業能力,幫助他們擺脫貧困。格萊明銀行(Grameen Bank)就是微型金融的一個成功典範。儘管社區銀行的模式多種多樣,但其根本目標始終集中在社區的經濟增長上。
在美國,社區銀行是一種普遍的金融機構,雖然其運作仍然遵循傳統的貸款模式,但社區銀行是地方擁有的,能夠更好地響應社區的需求。
印度的社區銀行模式則大相徑庭,自助小組(Self-Help Groups, SHG)為當地社區成員提供了一種聚集資金的方式以相互貸款。這些小組通常由相似背景的成員組成,並且具備較高的出勤率與透明度。透過自助小組,成員能享受到較低的利率和更大的靈活性。
自助小組的成功在於其尊重每個成員的尊嚴,並鼓勵成為社會變革的力量。
在奈及利亞,社區銀行模式側重於提升農民的信貸可及性。信貸發展部門負責設計和實施信貸計劃,直接向農民提供支持,旨在提高他們的生產力,從而建立更好的市場環境。
坦尚尼亞政府與社會經濟發展倡議組織(SEDIT)合作推行了村社區銀行(VICOBA)計劃,提前選定村莊,自願組成30人的小組,共同決定銀行運作的規範。參與者經過培訓後,便可開始按計劃申請貸款。
在厄瓜多爾,和平隊於1999年推行了一項社區銀行計劃,發現貸款基金主要用於醫療、商業投資及家庭改善等用途。這一模式展示了社區銀行能為當地居民創造的多種經濟機會。
儘管社區銀行的使命是建立經濟自主與發展,但其在運作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例如,在印度,一些專家擔憂,貸款會導致家庭背負過重的債務,反而加劇了收入的不穩定性。因此,社區銀行要想真實有效地改變社區經濟,需要進一步探索更具轉型意義的模型。
真正的 empowerment 不僅僅是提供資金,還必須考慮到如何影響家庭動態及社區文化。
社區銀行的批評不僅僅來自印度,甚至在坦尚尼亞與奈及利亞亦然,特別是一些女性因社會傳統而無法參與銀行活動。此現象限制了她們的經濟自主性,進一步強化了性別不平等的問題。
如何能更有效地運作社區銀行,以真正實現貧困社區的財富轉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