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印刷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到版(CTP)技術逐漸成為現代印刷流程中的核心。這種技術能夠直接將在桌面排版應用程序中創建的圖像輸出到印刷版,消除了以往需要經過的計算機到膠卷(CTF)過程。CTP技術的引入,標誌著印刷工業的一個重要轉折,在提高印刷精度的同時,也為印刷行業減少了成本和時間。
CTP方法根據成像設備的構建類型及其使用的光源而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種類型:內鼓式、外鼓式和平板式成像器。這三種結構各有其特色,並能夠適應不同的印刷需求。
CTP技術能夠直接將數字圖像轉換為印刷版,這使得生產過程更為快速和精確。
在內鼓式成像器中,印刷版被放置在圓柱體內,成像頭沿著圓柱的軸心移動以曝光印刷版。雖然這種設計使得同時使用多個激光的難度增加,但單一激光的優點在於能夠提供均勻的光束強度。
外鼓式成像器的設計使得印刷版繞著一個可以旋轉的圓筒,並且成像頭可以沿著圓筒移動聚焦激光,這樣的簡單結構有助於多個成像頭的並行使用,從而減少了曝光整個印刷版所需的時間。
在平板式成像器中,激光束通過旋轉的多面鏡反射到固定的平板上,逐行重現圖像。這種設置使得激光束在印刷版邊緣的準確度下降,因此通常用於較小格式或質量要求較低的生產。
光聚合物印刷版的光敏度範圍在380 nm到550 nm之間,曝光所需的低激光能量為30到100 μJ/cm2,最低可輸出30萬次印刷。
銀鹵素印刷版的光敏度範圍在400 nm到700 nm之間,曝光所需的激光能量非常低,僅需1到2 μJ/cm2,並且能夠達到450 LPI的解析度。
熱感應印刷版的光敏度範圍在830 nm到1,070 nm之間,所需的激光能量範圍為70到200 mJ/cm2,並可實現高達500,000次的印刷量。
在印刷過程中,CTP技術的運用使得印刷的精度和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並逐漸取代了傳統方法。
CTP技術相對於傳統製版方法有著諸多優勢,包括提高了圖像的清晰度和細節。一個CTP系統的準確度一般可達到±2%,並且與傳統方法相比,CTP在印刷版生產的時間和成本上都表現出較高的效率。
然而,CTP技術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由於CTP僅限於數字格式,這意味著所有印刷材料的基礎和排版都必須為數字格式。如果印刷版在生產過程中受到損害,則需要重新製作整個印刷版。
近期,一些公司致力於CTP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其與各類模擬印刷技術的差距逐步加大,涵蓋了更為細緻的漸變效果和更少的點增長。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印刷質量,也擴展了印刷的可能性。
那麼,未來的印刷技術又將如何演變,以滿足更高精度和質量的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