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新哈芬的耶魯大學內,哈克尼斯塔是一座引人注目的砌石塔。這座塔是耶魯校園的一部分,也是哥特式紀念廣場的一部份,於1922年完工,並以查爾斯·哈克尼斯命名,他是耶魯大學最大贈款人的兄弟。哈克尼斯塔的建設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意義,還代表著當代建築技術的頂峰。
哈克尼斯塔的建造始於1917年,並於1921年完成。這個塔是安娜·哈克尼斯向耶魯大學捐贈的紀念廣場的一部分,旨在紀念她剛去世的兒子查爾斯·哈克尼斯,這名1883年畢業的耶魯校友。1933年,耶魯大學開始實施住宅學院制度後,這座塔成為了布蘭福德學院的一部分。它的設計者詹姆斯·甘布爾·羅傑斯,是安娜·哈克尼斯的另一個兒子愛德華·S·哈克尼斯的同學。羅傑斯基於15世紀英國林肯郡的博士頓教堂塔樓而設計了哈克尼斯塔,而這座塔被認為是現代英國垂直哥特式風格的首次應用。
哈克尼斯塔在播音桅杆式的設計上具有獨特性,其設計靈感不僅來自於英國的宗教建築,還影響了加拿大漢密爾頓的基督君王大教堂的建設。
哈克尼斯塔高達216英尺(約66米),象徵著耶魯成立的年份。從正方形的基座起,塔身逐層向上呈現,最終形成了雙重的石冠,並配以石製尖頂。到達塔頂需要攀爬284級階梯;途中設有四個開放式銅鐘面,敲響的鐘聲隱藏于鐘面背後。
塔的裝飾元素由李·勞里雕刻,展現耶魯的重要人物及其學術成就。
塔內的鐘樓包含54個鐘,每個鐘的音響是轉調的,即C音的鐘發出B音的音色。1922年首批安裝的十個鐘,隨後在1966年增添了44個新鐘。這套樂器由耶魯大學鐘樂團的成員演奏,音樂會在學期中每天舉行兩次,並在夏季提供特定的音樂會。
哈克尼斯塔的最低層次雕塑展現了耶魯的八位傑出人物,包括艾利胡·耶魯、喬納森·愛德華茲、納坦·海爾等,第二層則表現了古希臘的哲學家如亞里士多德和歐幾里得。
塔頂的怪獸雕刻描繪了耶魯的學生在戰爭與學習中的形象,呈現出活潑且富有故事性的美學表現。
然而,這座塔的基石不僅是堅固的石塊,它也見證了多年來許多傳聞的流傳,例如曾經盛傳,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自由立石結構,直至工程需要加固。
哈克尼斯塔的設計對許多後來的建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其形象甚至成為耶魯學生報的標誌。此外,當代建築師的玩笑話流傳於此,指他們若被迫住在新哈芬的某個地方,最希望的就是選擇哈克尼斯塔,因為這樣他們就不必看到它了。但這句話的真偽仍有待考究。
最終,哈克尼斯塔不僅是耶魯校園的地標,也是新哈芬的象徵,它的建造不只是一項技術成就,更是一種文化與歷史的交織。隨著時間的推移,哈克尼斯塔歷經維修與裝飾,始終屹立不搖,持續吸引著無數的學生與遊客。當探訪這座宏偉的建築時,有沒有思考過它背後深藏的故事與對未來的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