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體工程中,序列圖是一種用來顯示過程互動的工具,它根據時間順序排列出過程和對象的相互作用。這種圖表展示了所涉及的過程和對象,以及為實現某些功能所需交換的訊息順序。序列圖通常與4+1架構視圖模型中的用例實現相關聯,也被稱為事件圖或事件場景。這些圖表對於開發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示意性的可視化工具,能有效減少複雜流程的理解難度。
序列圖強調的是跨系統邊界從外部演員進入系統的事件。
序列圖通過平行的垂直線(生命線)來展示不同的過程或對象,並以橫向箭頭表示它們之間的訊息交流順序。這使得圖表能夠簡單地顯示運行時的場景。系統序列圖應該指定和展示以下幾個要素:
在開發項目時,專業人士經常使用系統序列圖來闡明用戶與系統之間是如何完成特定任務的。這些任務可能涉及重複的、簡單的或複雜的操作。透過可視格式顯示用例的目的在於幫助更好地理解。
熟悉統一建模語言(UML)是構建系統序列圖所需的基本技能。這些模型展示了演員(影響系統的人)和系統在執行任務時的邏輯。閱讀序列圖從頂部開始,顯示演員(或系統)通常位於頁面的頂部。每個演員或系統下方都有長長的虛線,稱為“生命線”,這些線條與演員或系統相連。
動作通過在這些生命線之間延伸的線條來執行。這些動作線之間的連接顯示了演員或系統之間的互動。
如果生命線是對象的生命線,它展示了所扮演的角色。留空實例名可以表示匿名的、未命名的實例。
訊息則是以橫向箭頭展示,箭頭上方會寫上訊息名稱,顯示互動。一旦呼叫者發送同步訊息,它必須等待消息處理完成,例如調用子程序;如果發送異步訊息,則可以繼續處理,不必等待響應。這種異步調用通常出現在多線程應用、事件驅動應用和消息導向中介軟體中。
對於自我調用的對象,使用訊息並在任何其他上增加新的激活框以表示進一步的處理級別。
UML已經對序列圖的功能作出了顯著改進,這些改進主要基於互動片段的概念,這代表了一個封閉互動的較小部分。多個互動片段可結合成各種組合片段,用以建模包括並行性、條件分支和可選互動的交互。
UML序列圖不僅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簡化複雜流程,還能幫助團隊清晰地理解任務的執行邏輯和流程。這使得開發者能夠更靈活地應對不斷變化的需求。面對未來技術的挑戰,序列圖是否能繼續成為我們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