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處理中,struvite(氨鎂磷酸鹽)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礦物。這種礦物的化學式為NH4MgPO4·6H2O
,在多數情況下,會因適當的環境條件而結晶。struvite對於許多污水處理設施來說,無疑是一個嚴重的挑戰,特別是在其結晶和沉積導致管道阻塞的情況下。
Struvite是一種在碱性條件下結晶的礦物,並極易在包含有機物的環境中形成。
strvitite的形成通常與尿液中氨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在那些感染了氨產生細菌的情況下。此外,人類和動物的尿液中也很容易形成這種結晶,尤其是在膀胱受到尿素水解性細菌感染時,struvite結晶將進一步加劇問題。
根據化學結構,struvite晶體呈現白色或黃色至褐色的顏色,一般以金字塔形或片狀呈現。其摩氏硬度介於1.5到2之間,相對較軟,並且在中性和碱性環境中不易溶解,但在酸性下卻容易溶解。它的存在在尿液中被強化,尤其是當尿液呈鹼性,並有高濃度的鎂和氨的排洩。
Struvite和碳酸磷灰石在鹼性尿液中共同沉澱,形成腎結石。
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當厭氧消化劑釋放氨和磷時,可能會促成struvite的形成。這種礦物質不僅會在管道上形成結石或水垢,還會嚴重影響設備的運作,導致生產效率降低。struvite的形成通常需要鎂、氨和磷以1:1:1的比例出現,這在多數污水處理過程中都是相對容易達成的條件。
當環境較高的pH值、較低的氣溫及較高濃度的鎂、氨和磷出現時,struvite更容易形成。這對於污水處理的設備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經常造成水管和設備的堵塞,造成長時間的停機,以及修護和清理的巨大費用。
化學清理已成為解決struvite積聚問題的重要手段,並已在多個污水處理廠中成功應用。
除了在污水處理中造成的問題,struvite還有其正面價值。struvite作為肥料的潛力早在1857年就已被揭示,其富含植物所需的重要營養素,如磷和氮,這對於農業具有不可小覷的意義。透過調整尿液的pH值,並添加鎂,可以從尿液中有效生成struvite,這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尤其有其重要性。
綜合來看,struvite的形成既是一種挑戰,也是業界潛在的機會。雖然它在污水處理中可能會造成系統的堵塞和運行的效率低下,但透過適當的管理和化學處理,struvite也能被回收並轉化為有價值的肥料。在未來,如何平衡struvite的形成與利用,將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