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裂谷(East African Rift, EAR)是一個活躍的大陆裂谷系統,起源於大約2200萬至2500萬年前的中新世。這條裂谷並不僅僅是一道地理界線,而是非洲板塊分裂為索馬里板塊與努比亞板塊的現場,這個過程以每年6到7毫米的速度進行。
東非裂谷系統包含三個微板塊,從維多利亞微板塊到南方的羅武馬與蘭德微板塊,這些微板塊之間的運動造成了當地獨特的地理形態與斷層。
這條裂谷的範圍非常寬廣,橫跨幾千公里,形成了一系列獨特的裂谷盆地。它在阿法三重接合處(Afar Triple Junction)向北延伸,分為東西兩路,交流的路徑既包括通往紅海裂谷的西方,也有通往亞丁海灣的東方。
而往南延伸,東非裂谷分為兩大主要分支。東裂谷(Eastern Rift Valley)向南延伸,與主要的埃塞俄比亞裂谷連接,還有肯尼亞裂谷與坦尚尼亞北部的延展。而西裂谷(Western Rift Valley)則橫貫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直到南方的坦尚尼亞和贊比亞,甚至延伸至莫三比克附近的海岸。
隨著龐大的地質力量持續影響著這片區域,這片土地上的許多非洲大湖均位於裂谷之內,並因而受到地質變化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理論試圖解釋東非裂谷的演化。1972年時曾提出EAR的形成並非是由於板塊運動所造成,而是源於地殼密度的差異。然而,自1990年代起,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地幔上升流的存在對於裂谷的形成至關重要。
最新的理論提出,火成活動與板塊構造之間存在交互反饋,這使得裂谷的演變變得更加復雜。
根據這一理論,岩石圈的變薄使得火山活動增加,促進了各種小型的上升流,並使得岩石圈在飽和區域的行為類似於中洋脊。這一系列的火山活動代表著東非區域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未來將這片土地分裂的關鍵。
東非裂谷系統對於地區、甚至全球氣候都發揮著深遠的影響。包括埃塞俄比亞高原和肯尼亞高原在內的高海拔地區,是東非半乾旱至乾旱低地的降雨熱點。裂谷內湖泊的形成例如維多利亞湖,對於區域氣候具有重要的影響,這些湖泊不僅是水蒸氣的主要來源,還影響著整個東非的天氣模式。
裂谷系統中的東西河谷,如土庫納河通道及贊比西河谷,能夠集中東部風,並加速其向撒哈拉以南的移動,這使得東非的降雨量顯著降低。
此外,東非裂谷還成為了研究人類進化的熱土,許多早期人類的化石在這裡被發現,為人類的起源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從“露西”到許多其他人類祖先的化石,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層土壤都隱藏著古老的秘密。
在這個充滿著地質變化和人類歷史的地區,未來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是否會在數千萬年後見證東非真正分裂為兩個大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