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脫落是指一顆或多顆牙齒鬆動然後掉落的過程。對於初生牙(也就是嬰兒牙)來說,牙齒脫落是正常的,因為它們會被成人牙所取代。然而,除非是這種情況,否則牙齒的脫落通常是由於受傷或疾病所造成的,如牙齒脫位、牙齒蛀蝕和牙周病等。失去牙齒的狀態稱為無牙症,研究顯示牙齒的脫落可能會減少整體健康及幸福感,並增加憂鬱的機率。
正常的乳牙脫落通常在六歲左右開始,直到十二歲結束。上顎和下顎的中央切牙在六到七歲時會掉落,上顎和下顎的側切牙在七到八歲時掉落。上顎的犬齒在十到十二歲時會掉落,而下顎的犬齒在九到十二歲之間掉落。上顎和下顎的第一磨牙通常在九到十一歲時掉落,而第二磨牙則在十到十二歲之間掉落。
隨著年齡增長,永久牙會受到正常的機械力影響,如咀嚼,還有一些不正常的機械力,如磨牙或外傷。永久牙也可能受到口腔疾病的影響。有許多方法可以保護牙齒免於脫落。其中最重要的預防方式是避免口腔疾病的發生。
牙齒脫落的原因主要包括蛀牙和牙周病,而蛀牙通常是由於牙菌斑的積聚所造成。
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蛀牙會持續存在,導致牙齒的損壞。同時,牙菌斑的壯大也影響牙齦及骨骼的健康能力,最終導致牙齒的脫落。牙齦疾病(如牙周炎)會導致牙齒的支撐結構脫離,最終導致牙齒的喪失。
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並定期進行牙科檢查,可以有效減少牙齒脫落的風險。
良好的口腔衛生包括每天兩次使用氟化牙膏刷牙並使用牙線,此外,牙科檢查應每六個月進行一次。對於無法自行照顧牙齒的兒童或成人,也應該提供適當的口腔衛生護理,以避免牙齒脫落。在接觸性運動中,佩戴護齒器及面具可減少口腔創傷和牙齒受損的風險。在情況下,如睡眠時的磨牙,使用夜間護牙器也能有效減少牙齒磨損和脫落的機會。
在某些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和義大利,吸煙與牙齒脫落之間存在明顯的關係。研究顯示,增加的吸煙暴露會增加牙齒脫落的風險,而當人們停止吸煙時,則發現牙齒脫落的機率會有所減少。此外,良好的營養也被證明可以防止牙齒脫落,因為它提供了維持牙齒琺瑯質強度所需的養分。
牙齒的脫落通常與許多疾病有關,這些疾病可能引起牙周病或骨骼損失,導致牙齒的喪失。牙周病會引起感染,而感染可能使人更容易罹患其他疾病。與牙齒脫落相關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骨質疏鬆和糖尿病等。因此,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的同時,保持整體健康也至關重要。
最大程度保護和保存自然牙對於進食和咀嚼是最佳的。然而,當失去牙齒時,有三種基本的替代方式:固定假牙、假牙和牙齒植入物。每種替代方案都有其利弊,患者需根據自身的健康、經濟和情感狀況來選擇。研究顯示,非可移動的替代物,如牙橋或植牙,能給予患者最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某些情況下,小範圍的缺失牙可以利用樹脂結合的牙橋或馬里蘭牙橋進行修復。
在日本,研究人員成功地在老鼠身上再生了完全功能的牙齒。研究人員從小鼠體內提取上皮和間充質細胞,進行培養以產生牙齒“芽”,然後把芽植入缺失牙齒的骨骼中。最終,具有正確外部和內部結構、硬度、強度和敏感性的牙齒在缺失區域萌芽,並且以類似於原始自然牙的方式與對方牙齒相會。這項技術未來可能成為替代缺失牙齒的治療方案。
面對牙齒的脫落,您是否有考慮過自己的口腔健康該如何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