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象學的不斷發展,對於大氣波的研究也逐漸深入。其中,李波(lee waves)是由穩定和分層的氣流在遇到障礙物時而產生的現象,特別是在山脈的背風側。這樣的氣流波不僅對氣象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成為滑翔飛行者尋求高度和距離的關鍵所在。
李波不僅是一種氣象現象,也是飛行者的秘密武器,尤其在山脈附近。
李波的形成主要是因為當風穿越山脈時,氣流被迫上升,並在山脈的背風側產生一系列的波動。這些波動會造成氣流的速度和方向的周期性變化,使得滑翔機能夠利用這些上升的氣流實現長距離的滑翔飛行。
根據氣象理論,李波是一種內部重力波,通常在穩定的氣層中形成。其主要特徵在於:
當穩定的條件結合強風時,李波的強度將達到最高,這對滑翔飛行是絕佳機會。
在全世界範圍內,不同的山脈產生的李波為滑翔飛行者提供了獨特的挑戰和機會。如位於美國加州的內華達山脈、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以及南美的巴塔哥尼亞安第斯山脈,都曾經在李波的幫助下創下滑翔飛行的速度和高度世界紀錄。
以 Perlan Project 為例,他們的目標是利用李波攀升至對流層頂,達到可探索的高度。這個項目在2006年成功實現了首次在阿根廷攀升至15,460米(50,720英尺)的壯舉,展示了李波在無動力滑翔飛行的潛力。
儘管李波對滑翔飛行者來說是優勢,但這些現象也隱藏著危險。不同的氣流結構,尤其是與李波一起出現的旋渦會導致劇烈的湍流,對小型飛行器如熱氣球、滑翔機等構成威脅。
旋渦的劇烈湍流,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對於大型飛機而言也同樣不例外。
李波的存在往往會產生特定的雲層,尤其是當大氣中含有足夠的濕氣時。這些雲層通常在山脈的背風側形成,會以特有的形狀展示出來,如透鏡雲和波浪雲。它們通常不隨風向下游移動,而是保持在相對於形成它們的障礙物的位置。
隨著氣象學研究的深入,對於李波的理解將更加全面,這不僅會提升滑翔飛行的安全性與效率,也可能開擴至其他飛行領域的應用。對於想要挑戰李波的飛行者而言,他們能否在安全與冒險之間找到平衡,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