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子生物學的領域中,基因表達剖析是一種同時測量成千上萬基因活性的過程,這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細胞功能的整體圖景。這些剖析結果可以區分正在活躍分裂的細胞,或顯示細胞對某特定處理的反應。隨著技術的發展,許多複雜的實驗正是依賴於對整個基因組的測量來進行的。
基因的活躍狀態與細胞的類型、狀態、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
基因包含製造信使RNA(mRNA)的說明,而每個細胞在任何時刻僅製造其所擁有基因的一部分mRNA。如果一個基因被用來生成mRNA,它被視為“開啟”,否則則為“關閉”。許多因素影響基因的開關狀態,例如時間、細胞的分裂狀態、局部環境及來自其他細胞的化學信號。例如,皮膚細胞、肝細胞和神經細胞激活的基因有所不同,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們的特性。因此,表達剖析允許我們推斷細胞的類型和狀態。
改變特定mRNA序列的表達水平可能暗示著對應蛋白需求的變化。
這種表達剖析的實驗通常涉及測量在兩個或多個實驗條件下所表達的mRNA的相對數量。更高的某特定酵素的mRNA表達,可能是細胞對周圍環境中某種物質增高的反應。例如,乳腺癌細胞若表達較高的某特定通透膜受體的mRNA,則該受體可能與乳腺癌的發生有關。干擾此受體的藥物可能有助於預防或治療乳腺癌。
在新藥開發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可能會進行基因表達剖析,以評估藥物的毒性,這往往包括檢查細胞色素P450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因為它們可能是藥物代謝的生物標記。基因表達剖析可能成為一項重要的診斷測試。
人類基因組約包含20,000個基因,而這些基因合作產生約1,000,000種不同的蛋白質,原因之一是替代剪接和後轉譯修飾的存在。因此,單一質譜實驗能識別的蛋白質大約為2,000種,只佔總數的0.2%。雖然細胞製造的精確蛋白質是一個更重要的指標,但基因表達剖析卻能在單一實驗中提供最全面的視角。
科學家有時可能已經對某些現象形成了一個假設,然後進行基因表達剖析意圖挑戰之。更常見的是,基因表達剖析進行於科學家尚未完全了解基因如何在實驗條件下相互作用的階段,此時並無假設可供否定。
表達剖析的早期實驗中,許多採用班級發現的形式,通過聚類相似基因或樣本來尋找模式。
除了選擇聚類演算法,研究者還需選擇適當的相似性度量標準。這樣的班級發現可用於列舉在兩個實驗條件之間變化超過某一限度的所有基因。
一般來說,基因表達剖析研究報告的基因多數只是在改變實驗條件下顯示統計上顯著差異的部分,這通常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基因。隨著金融限制,表達剖析實驗僅限於對相同基因在相同條件下的少數觀察,減少了實驗的統計力。這使得很難識別哪些變化是重要但微妙的。
表達剖析結果的公開可用資料庫能讓研究人員評估表達模式,進而更多地探索其生物意義。
DNA微陣列和定量PCR技術均利用互補核酸序列的特異性結合進行基因表達檢測。在實驗中,常先進行DNA微陣列分析,再選擇一些候選基因進行qPCR驗證。這樣的方式無疑提高了結論的可靠性,更可以通過Western blot等技術進一步驗證mRNA的蛋白質表達情況。
微陣列數據分析已成為一個研究熱點,傳統的通常僅用兩倍變化來識別基因的辦法,已沒有充足的統計依據。應基於多重比較的問題,許多當前的統計方法如GSEA均力求實現統計準確性與生物意義之間的平衡。
儘管統計方法能識別改變的基因產品,但將這些表達剖析結果與生物功能相關聯仍需依賴準確的基因註釋。功能注釋不僅指涉蛋白質的作用,還包括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等資料。
當我們確定一批受調控的基因後,接下來的步驟是尋找它們之間的模式。基因本身的功能、化學性質及其在細胞內的分佈等資訊,都是為了理解這些基因之間的關係。這樣,有助於揭示更深層的生物學意義。
我們可以先尋找統計上顯著的調控基因,再從中發現模式,或反之均可。每當觀察到一組基因在特定條件下的表達變化,會引出重要的科學假設,尤其是這些基因建立在共有的生物學意義之上,可能揭示更深層的內在機制。
透過這些基因表達剖析,我們不僅能夠掌握細胞內的運作情景,更能開啟對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新天地。然而,這樣的探索究竟能為細胞內部的運作機制帶來怎樣的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