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A virus, IAV)是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一個種,其變種能感染鳥類和某些哺乳動物,並在人體引發季節性流感。這種病毒的特性不僅促使它在人類中流行,也讓它能在動物界間隨意傳播,讓研究人員深思,這種病毒為什麼能影響如此多的物種?
流感病毒的進化能力主要來自於突變和基因重組,使得其能夠逃避宿主的免疫反應,並有時候能夠跨物種感染。
IAV是包膜的負鏈RNA病毒,其基因組是分段的。各種IAV亞型根據其包膜的抗原性H和N蛋白的組合來定義,例如「H1N1」指的是具有1型血球凝集素(H)和1型神經胺酸酶(N)的IAV亞型。此外,幾乎所有可能的H(1到16)和N(1到11)組合均已從野生鳥類中分離出來。這讓流感病毒在傳播時的變異性極高。
流感A病毒有著相對較高的變異率,這是RNA病毒的特徵。與其他病毒不同,IAV的基因組片段化特性使其能夠在同時感染兩種不同流感病毒的宿主中進行基因重組。這樣的重組使得某些不會影響人類的鳥類流感病毒有可能獲得讓它們可以在人體間傳播的特性,這被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事件。
目前已知的流感A病毒亞型有18種血球凝集素和11種神經胺酸酶,但H17和H18僅在蝙蝠中發現,顯示出病毒的多樣性。
生物學上的高度適應性幫助IAV持續生存和演化,尤其在一定程度上與鳥類的遷徙行為密切相關。水禽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自然儲存庫,它們是無症狀的攜帶者,能在大範圍內傳播病毒。
流感的症狀對人類來說通常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和肌肉酸痛。某些禽流感或豬流感的亞型也會偶爾感染人類,但一般是在接觸到感染動物的情況下發生。隨著這些病毒在豬或禽類之間的繁殖,它們感染人類的機率亦隨之增加,尤其是已知的H5N1和H7N9亞型。
根據研究,每年有約3到5百萬例由流感引起的重症病例,而全球流感季節死亡人數估計在290,000至650,000之間,顯示出流感的高傳染性及其對公共健康的影響。
目前預防流感的首要方法是接種疫苗。每年針對流行的IAV亞型推出的三價或四價疫苗,使其能更有效地防止流感及其併發症。然而,疫苗的配方需經常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病毒組成。
在流感的治療上,輕微的流感症狀可透過休息、補充水分及非處方藥來緩解,但對於重症患者,抗病毒藥物則是關鍵。另外,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避免接觸受感染動物也能減低感染風險。
全球流感監測與應對系統(GISRS)的建立意在持續監測流感病毒的傳播,為疫苗的發展提供支持。該系統每年在127個國家的實驗室中測試數以百萬計的樣本,包括人類病毒及其他潛在的人畜共通病毒。
隨著流感病毒的變化和其跨物種感染的能力,對其持續監測和研究變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助於提高疫苗的有效性,還能增強公眾對流感疫情的應對能力。你是否在思考,未來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