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體內,黏蛋白(Mucins)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負責各種生理功能,包括潤滑、防禦和細胞信號傳遞等。這種高分子量的糖基化蛋白質家族,不僅是我們身體中主要的黏液成分,還在防衛系統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本文深入探討黏蛋白的神奇功能及其在各種生理過程中的重要性。
黏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凝膠,為細胞提供潤滑及形成化學屏障。
黏蛋白的結構特徵使其能夠在不同的生理環境中發揮作用。這些蛋白質主要在上皮組織中生產,能在人體及其他動物中形成強大且有彈性的黏液層,為身體的防護提供支持。根據不同的功能和組織類型,我們可以將黏蛋白分成兩大類:分泌型黏蛋白和膜結合型黏蛋白。
人類的黏蛋白基因包括從 MUC1 到 MUC22 的不同基因。其中,主要的分泌型黏蛋白包括 MUC5AC 和 MUC5B,主要在呼吸道和口腔中發揮作用,而MUC2則主要分泌於腸道。
成熟的哺乳動物黏蛋白由兩個明顯不同的區域組成。氨基端和羧基端很少被糖基化,但富含半胱氨酸,這使得黏蛋白單體之間能建立二硫鍵。另一個大中央區域被稱為"PTS域",它是由多個重複的序列組成,其中一半的氨基酸可能是絲氨酸或蘇氨酸,這是一個充滿O鏈寡糖的區域。
黏蛋白的濃密"糖衣"使其具有相當的保水能力,並且能抵抗蛋白酶的降解。
黏蛋白在對抗細菌和真菌感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MUC5B在口腔和女性生殖道中的主要黏蛋白,顯示出顯著減少了與蛀牙相關的細菌—變形鏈球菌的附著和生物膜形成。我們的口腔生態因此得以健康多樣。
黏蛋白基因編碼的單體在合成時可形成呈棒狀的形狀,並透過豐富的糖基化進行後轉譯修飾。當黏蛋白以大型聚集體形式被分泌時,這些蛋白質反映出它們如同相互交織的分子,最終形成了黏液。
黏蛋白的過度產生與多種腺癌、肺部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有關聯。一些膜黏蛋白如 MUC1 與 MUC4 被廣泛研究,它們在疾病過程中的病理作用引起了學者的關注。
除了脊椎動物,其他動物如果蠅和克魯滋原蟲也表現出與黏蛋白相似的蛋白質,這些黏蛋白提供了保護與其他生理功能,而且運作機制可能有所不同。
最近一段時間,含有螺類分泌物的黏蛋白護膚品廣受矚目。儘管這些產品被認為能改善皮膚狀況,但也有報導指出,假冒產品可能會對皮膚造成不適的反應。
我們的身體在潤滑、保護及防禦方面究竟依賴著多少黏蛋白的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