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ed States》是一部1980年的美國科幻驚悚片,由Ken Russell執導,根據劇作家Paddy Chayefsky於1978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這部電影深受觀眾關注,尤其是在其票房和評價之後,該作在許多影評網站上均獲得正面評價。然而,劇本的背後卻隱藏著一段波折的故事,其中福爾摩斯式的真相主要圍繞著Chayefsky選擇以假名「Sidney Aaron」發表他的劇本,而非使用本名。
Chayefsky於拍攝過程中與導演Ken Russell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執,最終他決定將自己的名字從電影計畫中撤回。
此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至Chayefsky和Russell的合作初期。最初,Chayefsky對Russell擔任導演的意見表示贊同,但隨著拍攝的深入,雙方的分歧卻日益擴大。Chayefsky以科學為主題的劇本充滿了哲學思考,而Russell則相對於更具視覺風格的處理方式相差甚遠。在第三周的排練期間,兩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Chayefsky甚至被Russell禁止進入片場。這些爭執不僅僅是工作的挑戰,更深層地牽涉到對於藝術創作的理解和控制權的博奕。
Paddy Chayefsky稱Russell是一位「雙面人,卑鄙之徒」,而Russell則反擊稱Chayefsky不斷對他的視覺選擇提出質疑。
這場創作上的衝突,導致Chayefsky最終選擇用假名出版劇本。這一行為反映出他對自己作品的保護意識,也象徵著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在這樣的情況下,Chayefsky的作品被迫與他本人劃清界限,這無疑令他感到失落和挫敗。產生爭議的並不只是在於劇本內容,還包括對於角色和表演的詮釋,Chayefsky不願意看到他的作品被改編成他所不認同的風格。
電影評論家認為,Chayefsky的劇本結構原本是相當嚴謹的,但在拍攝過程中被Russell的風格改動了許多,這是導致Chayefsky決定使用假名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Chayefsky在寫作上的完全控制權也是他當初與製片方簽訂合約的一部分。然而,隨著Russell的參與,這一點受到侵蝕。Chayefsky認為Russell對成品的掌控使得最初的意圖變得模糊。Russell在某些場合甚至嘗試在演員口中以不合邏輯的方式改編對話,這無疑使這位著名劇作家感到受到了挑戰。
Russell自述:「我們拍攝的每一個字都是Chayefsky的原話,但擔任導演的我,卻無法不使用自己的視角。」
可見,這場衝突不僅是兩位強者之間的較量,更是藝術表達方式的對峙。導演與編劇之間的共識越發稀缺,最終Chayefsky為了保護自己對創作的熱愛,決定隱姓埋名。至此,《Altered States》不僅僅是一部科幻絕佳動畫效果的電影,同時也是一段關於創作自由與藝術掌控的深刻反思。
在評論界看來,Chayefsky的分離是他長期以來對自己作品的責任感所促成的,而這一點也為後續的電影圍繞著導演和劇作家的權利問題成為了持續討論的主題。
當然,這個故事不僅讓人遺憾,同時也給予觀眾對創作過程的思考。在一部電影中,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創作者?創作的成果是否仍然應該被原作者所掌控?這些問題在《Altered States》和其背後的故事中,皆引人深思,值得我們每一位電影愛好者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