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中,矽烷(Silanes)是飽和化合物,具有通式 SixHy。矽烷屬於氫矽烷類,是一類包含 Si−H 和其他 Si−X 鍵的化合物。所有矽烷均含有四面體結構的矽原子及末端氫原子,並只存在 Si−H 和 Si−Si 單鍵。
矽烷的結構是烷類的類似物,例如,最簡單的矽烷是 SiH4,對應於甲烷(methane),接下來是 Si2H6(雙矽烷,disilane),相當於乙烷(ethane)。這些化合物主要在理論或學術上受到關注,並不常見於日常應用。
「矽烷的簡單異構體是沒有分支的單鏈排列,這種稱為 n-異構體(即正常異構體)。而隨著矽原子數的增加,可能的異構體數量急劇上升。」
根據矽原子的數量,常見的矽烷類色號系統如下:
「矽烷的命名方式是通過添加後綴 -silane 來對應數量前綴,故而形成如双矽烷、三矽烷等名稱。」
1916年,科學家阿弗列德·斯托克(Alfred Stock)和卡爾·索米斯基(Carl Somiesky)進行了早期的研究。他們在這一領域的貢獻不僅限於已知的單矽烷和雙矽烷,還發現了更高成員的矽烷連鎖結構。
他們記錄了固相聚合矽氫化合物的形成,並以金屬矽化物的水解作為合成方法之一,這產生了一系列矽烷化合物。然而,由於矽烷的熱穩定性低於烷類,它們在萃取和分離過程中面臨挑戰。
矽烷的一個主要應用是微電子工業。在金屬有機氣相沉積(MOCVD)中,矽烷由熱分解轉化為矽,這一過程在半導體材料的製造中至關重要:
SiH4 → Si + 2 H2
「雖然矽烷在產業中的應用有限,但其在微電子技術中的重要性無可替代。」
矽烷與空氣的混合物是爆炸性氣體。特別是單矽烷與空氣的比例在 1% - 98% 時,會形成危險的混合物。隨著矽鏈長度的增加,其易燃性風險也隨之提升,這在液態矽烷中尤為明顯。
由於矽烷的密度略高於空氣,而雙矽烷和三矽烷則密度更高,這使得它們在地面或坑洞中可能會積聚,增加了潛在的危險。
IUPAC 命名法(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為矽烷的命名提供了一套系統。在命名時會根據氫矽鏈的結構來識別,無分支的飽和氫矽鏈根據希臘數字前綴和後綴 "-silane" 命名。
對於更複雜的分支矽烷,命名會依循以下步驟:
雖然這些命名方法使得矽烷的識別變得更為系統化,但隨著鏈長增加,命名的繁瑣性也隨之提升。
未來的研究是否會揭示更多矽烷結構的潛力及其未來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