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數位化的世界,自動識別與數據捕獲(AIDC)技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AIDC技術包括QR碼、條碼、無線頻率識別(RFID)、生物識別(如虹膜及面部識別系統)、磁條、光學字符識別(OCR)等。有專家指出,這些技術能夠在不需人力參與的情況下,自動識別物件、收集相關數據並直接將其輸入計算機系統。
AIDC技術的發展勢頭正勁,特別是在工業效率與生活質量的提高上,這種潛力不容小覷。
幾乎所有的自動識別技術都由三個主要組成部分組成,這些組成部分也涵蓋了AIDC的基本步驟:
數據捕獲的一個重要應用是從紙質文件中收集信息並存入數據庫。根據所需識別的數據類型,有幾種基礎技術可用:
這些技術能夠從紙質文件中提取信息,以便於進一步在企業信息系統(如ERP、CRM等)中的處理。
AIDC系統的支持者認為,這些技術可以極大提高工業效率並改善生活質量。倘若廣泛應用,這些技術能減少甚至消除偽造、盜竊及產品浪費,並提高供應鏈的效率。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關於個人隱私、同意及安全的擔憂也日益加劇。
無論是從技術推廣的角度還是從隱私保護的角度,AIDC的發展都引發了人們激烈的討論。
自1999年成立的全球組織Auto-ID Labs,由100多家全球頂尖企業組成,包括沃爾瑪、可口可樂等,積極推動AIDC技術的研究。該組織探索未來供應鏈的概念,特別是無物聯網的應用。他們目前的研究重點是微型化、降低單個設備的成本以及探索創新的應用場景。
AIDC 100是一個致力於推動自動識別和數據捕獲技術的專業組織,旨在加強業界對AIDC技術及其流程的理解。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能否平衡科技進步與個人隱私之間的矛盾,找到一條可持續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