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洋的遙遠水域,有一個充滿爭議的群島——查戈斯群島。這個由超過60個小島組成的群島,不僅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也承載著一段複雜的地緣政治歷史。英國與毛里求斯之間圍繞查戈斯群島的主權爭議,已經延續了數十年,並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查戈斯群島曾是查戈斯人世代生活的地方,但因英國的驅逐而變得冷清,這些人至今卻無法回到故鄉。
查戈斯群島距離馬爾地夫約500公里,這片美麗的海域原本是查戈斯人生活的家園。然而,自1967年至1973年間,英國在美國的要求下,將當地居民驅逐出境,以便在這裡建立軍事基地迪戈加西(Diego Garcia)。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有這個最大的島嶼仍然有人居住,所有居民均為美軍和承包公司職員。
毛里求斯在1968年從英國獲得獨立後,便開始聲索查戈斯群島的主權。根據1814年的《巴黎條約》,該群島曾是英國的領土,但毛里求斯強調,這片土地的歷史與他們息息相關。2019年,國際法院發布了非約束性建議,稱英國有責任儘快結束對查戈斯群島的管理,讓這一地區的去殖民化進程更為迅速。
根據國際法院的建議,所有會員國必須與聯合國合作,以完成毛里求斯的去殖民化。
隨著時間的推進,查戈斯群島的未來似乎越來越渺茫。2021年,國際海洋法法庭確認英國對查戈斯群島沒有主權,這使得該群島的主權問題進一步受到聚焦。毛里求斯政府甚至在2021年修改了其刑法,禁止對毛里求斯主權的任何誤表示,這一行為直接限制了查戈斯人對其家鄉國際地位的發聲權利。
在2024年,英國政府宣布將把查戈斯群島的主權移交給毛里求斯,前提是最終達成一項條約。然而,卻有部分查戈斯人批評該交易未能包括他們在內。即便如此,不少專家指出,這一絲希望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美國總統選舉後,交易已被擱置,情勢未明。
毛里求斯總理稱此舉為毛里求斯主權認可的重要一步,但爭議卻依舊纏繞未解。
查戈斯群島的生態系統因其位於熱帶海洋的特殊環境而得以保護,使它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珊瑚礁之一。然而,這個自然天堂卻因國際地緣政治的博弈而飽受困擾。過去的偷獵和非法捕撈行為也對這個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影響。國際社會對查戈斯的關注,回响著對於更大範圍的海洋資源管理的討論。
在此情勢之下,尋求查戈斯群島的主權到底是出於歷史正義,還是地緣政治的考量,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隨著未來發展變數的增加,查戈斯群島的命運將如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