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敏膠(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簡稱PSA)是一種非反應性膠水,當施加壓力時,它便能與表面形成黏合。這類膠水的魅力在於它無需溶劑、水或熱量來啟動黏合作用,因此廣泛應用於膠帶、標籤、粘膠點、貼紙及便利貼等產品中。
正如其名「壓敏膠」所示,黏合的程度受到施加壓力的影響,同時表面的光滑度、表面能量與去除污染物等因素也是正確黏合的重要因素。
壓敏膠通常設計為在室溫下形成固定的黏合,但在低溫下它的黏性會降低,而在高溫下則會失去對剪切的抵抗能力。因此,特殊的膠水則是為了能在高溫或低溫下運作而製作。
一般而言,膠水可以分為兩大類:結構型膠水與壓敏膠。結構型膠水通常通過一些化學反應來形成永久性黏合,例如溶劑蒸發(像白膠)、與UV輻射的反應(如牙科膠水)等。與之相對,壓敏膠僅需施加輕微的壓力,便可將膠水與基材結合。
壓敏膠的黏合強度來自其流動性與對流動的抵抗能力,當膠水與基材接觸時,還存在著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像是范德華力,這些都顯著影響最終的黏合強度。
壓敏膠具有粘彈性(viscoelasticity),這兩種屬性對於正確的黏合至關重要。與結構型膠水的拉伸剪切強度不同,壓敏膠的特性則是由它們的剪切、剝離阻力以及初期黏性來決定。這些特性受到配方、塗層厚度、揉捏及溫度等多方面的影響。
膠帶或標籤的形狀也會影響其黏合效果。例如,尖角的膠帶容易在那些角落開始脫落,而圓角設計則能提高黏合強度。
壓敏膠被設計用於永久性或可移動的應用。永久性應用的例子包括對電力設備安全標籤、HVAC通風管的鋁箔膠帶、汽車內飾裝配和聲音/振動阻尼膜。一些高性能的永久性壓敏膠具有高黏著力值,能支持每平方厘米接觸面的公斤載重,即使在高溫下也能持久使用。
這些黏合需要幾小時或幾天才能建立起永久的黏合。
可移除膠水是以形成臨時性黏合為目的,理想情況下它能在數月或數年後無痕移除。這類膠水應用於表面保護膜、遮蔽膠帶、書籤和標價標籤等用途。一些可移除膠水設計為可重複粘貼和卸下,這類產品通常黏附力較低。
有時候,清除壓敏膠帶也會對所黏附的基材造成損傷。通過以較慢的速度和較小的剝離角度來拉取,可以減少表面損傷的一種方式。
壓敏膠的製造可分為使用液體載體或以100%固體形式進行。像膠帶和標籤等物品是通過在支撐物上塗覆膠水,然後蒸發有機溶劑或水載體而製作而成。
乾燥的膠水在後續過程中經過進一步加熱以起始交聯反應並增加其分子量。
而100%固體膠水可能是低粘度聚合物,通過輻射反應來提高分子量和形成膠水(輻射固化壓敏膠);或者可能是高粘度材料,被加熱以降低粘度,然後冷卻至最終形狀(熔融壓敏膠,HMPSA)。
壓敏膠通常基於橡膠與適合的增粘劑(如樹脂酯)混合而成。橡膠的配方可以是基於丙烯酸,能自行形成足夠的黏附性而無需增粘劑,或者是改性聚合物(SBC),這類膠水在低溫下具彈性、耐高溫,經常用於熱熔膠的應用中。
結構的A-B-A形式能促進聚合物的相分離,使兩端的結構之間具備良好的交聯性。
壓敏膠的性能會受到溫度的顯著影響。黏性或「快黏」特性對初始黏合至關重要,低溫下可能使壓敏膠變得過於堅固,失去黏性。應用後,溫度也會影響其在使用中的表現。
最常見的PSA與膠帶測試方法是在23攝氏度和50%相對濕度下進行,但主管膠水配方的專家也常在其他溫度下進行測試,以更好地契合終端用戶的需求。對於識別「玻璃轉移溫度」尤其重要。
壓敏膠的無境界特色不僅讓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有了全新的理解,更讓我們思考這些看似普通的產品背後,還藏著多少未被發掘的潛力與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