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如何在炎熱環境下依然能穩定進行光合作用,這一直是植物生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許多植物不得不面對高溫和乾旱的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下,許多植物採用了碳固定的不同方式,特別是C4和CAM(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這兩種進化出的策略,使它們能有效應對環境的變化。
大多數植物透過Calvin循環進行C3碳固定,但在高溫環境下,這一過程常面臨「光呼吸」的問題。由於RuBisCO酶會競爭性地結合氧氣,這導致植物在高溫時釋放出二氧化碳而不是固定。這不僅影響了光合作用的效率,也降低了植物的產量。
C4植物,如玉米和甘蔗,通過改良的方式克服了C3植物的缺陷。它們在葉片中使用兩種不同的細胞類型,分別是包圍葉脈的「鞘細胞」和進行光合作用的「葉肉細胞」。這種結構讓C4植物能將二氧化碳有效轉化為四碳化合物,從而減少光呼吸的發生。
「C4植物的光合作用策略能夠提升CO2集中度,減少O2的影響,顯著提高在高溫條件下的光合作用效率。」
相較於C4植物,CAM植物如仙人掌和多肉植物則採取了另一種策略:它們在夜間固定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為蘋果酸,白天再運用這些儲存的碳進行光合作用。這一過程不僅有效地減少了水分的損失,還避免了在炎熱時段進行光合作用時的壓力。
「CAM植物的光合過程充分利用夜間的涼爽氣候,為白天的光合作用做足準備。」
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植物如何應對極端氣候將變得愈加重要。C4與CAM植物的研究不僅有助於理解植物的演化適應,還可能為降低農業生產中的碳排放提供新思路。專家們認為,通過基因編輯和選擇性育種,未來可能把這些高效率的光合特性引入到C3植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