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和經濟學領域,系統性風險是指那些影響整體結果的事件,如市場回報、整體經濟資源持有量或總收入。這類風險在許多情況下是無法多元化的,因為它們是由政府政策、國際經濟力量或自然事件所導致的。無論是地震、流行病還是重大天氣災害,都可以對整個市場帶來深遠影響,因此這類風險在某種程度上被稱為「不可避免的風險」。
系統性風險,也常被叫做整體風險,表示它影響到所有市場參與者,無論個人的投資組合如何設計。
與之相對,特定風險則是指只有特定代理人或行業所面臨的風險,並且這種風險通常與市場的大趨勢無關。透過多元化,投資者可以減少特定風險的影響,但系統性風險則無法通過這種方式來限制,因為所有市場參與者都共同承擔這種風險。
所有市場參與者都面臨系統性風險,這使得其無法透過多元化來降低。
在財務投資中,系統性風險對於資產配置起著重要作用。無法通過多元化消除的風險,能夠獲得超過無風險利率的回報。這意味著在長期來看,一個良好多樣化的投資組合,其回報應當與其承擔的系統性風險相對應。對於每位投資者來說,他們的預期回報應與他們對系統性風險的承擔能力及資產選擇相一致。
在系統性風險的影響下,資產與市場回報的相關性變得更加重要。
例如,在一個簡單的情境中,假設一位投資者購買了來自於多個全球行業的多種股票。雖然這位投資者已經排除了特定風險,但卻仍然面臨系統性風險。若要進一步降低風險,他便必須選擇收益較低的風險資產,如美國國債。相反,如果另一位投資者將所有資金投入到一個行業,並且該行業的回報通常與廣泛市場結果不相關,他則可能減少對系統性風險的敏感度,但由於缺乏多元化,卻高度脆弱於特定風險。
在經濟學上,系統性風險來自於多種來源。不論是財政、貨幣或監管政策,都可能導致這類風險的出現。此外,自然災害或天氣現象也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對於小型經濟體來説,國際條件如貿易條件衝擊也可能成為系統性風險的來源。
系統性風險對於經濟成長的潛在影響相當巨大。
例如,在信貸配給的情況下,系統性風險可能導致銀行的失敗,阻礙資本的積累。銀行面對提升利潤威脅的系統性風險時,可能會提高對質量和數量的標準,以減少監控成本,這樣的做法卻可能會降低銀行投資組合的多樣性,反而增加集中的風險。結果,資本的積累和整體生產力均可能下滑。
對於一些學者而言,將線性與非線性模型結合以分析系統性風險的特性是相當重要的。由於多數模型的結果嚴重依賴於風險的性質,因此在経済建模時,模型輸出需要考慮來自於內部與外部因素的刺激。系統性與特定風險的相互關聯使經濟學家在預測市場走向時倍感挑戰。
在許多情境下,系統性風險可能影響整個經濟體,而不僅僅是單一行業或公司。
涉及系統性風險的經濟模型常常會考慮多个因素,並探討如何能減輕其對經濟的影響。這引發了對於國際合作及創建全球對沖市場的倡議,以減少國家層級的系統性風險。這不僅僅是對於資本市場的挑戰,也需要各國間的政策協調與資源整合。
那麼,在面對不可避免的風險時,我們究竟該如何應對與適應,以保護我們的資產與經濟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