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特徵在於類似宮頸內膜的細胞在子宮以外的地方生長。這種病症在女性中較為常見,影響了約 10% 的女性。根據研究,大約有 11 百萬女性在2015年受到此病影響,而這一數字可能仍在上升。
許多女性在獲得正確診斷之前,平均需要就診七位醫生,這樣的情況使得內膜異位症在診斷上變得極為低效。
內膜異位症的典型症狀包括盆腔疼痛、經期出血過多及月經期間疼痛。這些症狀的強度隨著病情的發展而各異,有些女性甚至在患有內膜異位症的情況下沒有任何症狀。根據統計,近 50% 的患者會經歷慢性盆腔痛,而約 70% 的患者在月經期間會有顯著疼痛。許多情況下,這種疼痛可能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下降,並可能引發焦慮與抑鬱等心理問題。
內膜異位症與高水平的抑鬱和焦慮障礙風險升高有關,這部分是由於患者所經歷的盆腔疼痛造成的。
除了疼痛和不孕症,內膜異位症還可能導致許多其他症狀,包括腹瀉、便秘、慢性疲勞和頭痛。這類症狀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許多患者發現難以維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診斷方面,大多數醫生依賴於病史、影像學檢查和最終通過腹腔鏡檢查確認診斷,但這一過程通常是艱難和漫長的。
面對內膜異位症,女性常常感到孤獨和無助。因為與此病的相關症狀,如疼痛和不育,患者常常無法正常工作或者社交,這給她們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帶來挑戰。研究顯示,受影響的女性經常會出現較低的生活滿意度和較高的抑鬱程度。
與無痛症狀的女性相比,經歷著疼痛的女性報告有更高的身心健康困擾。
有鑒於此,對於內膜異位症患者來說,支持和理解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有助於病人面對疾病,還能促進她們的身心健康。在許多情況下,及早診斷和適當的治療可以大幅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儘管目前尚無內膜異位症的根治方法,但多種治療途徑,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都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症狀。
然而,社會對內膜異位症的認知仍然薄弱,許多患者在尋求幫助時常常面臨被忽視或不理解的情況。社會與家庭的支持對於她們的康復之路至關重要。醫療界對此病的認識不足也延長了診斷的時間,造成了更大的人力與醫療資源浪費。
內膜異位症不僅是身體的痛苦,也是心理的考驗。它影響的不僅是女性的生理健康,同時也在她們的社交、工作甚至是人生觀上留下深遠的烙印。女性在面對內膜異位症的挑戰時,常常需要運用不同的資源來提升自身的生活質量。未來,如何提高社會對內膜異位症的認知程度,改善女性在此病中的生活質量,將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在這樣一個與內膜異位症抗爭的過程中,您是否曾想過,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提升對這一疾病的認識和支持,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