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IS),或稱伊斯蘭國伊拉克和叙利亞(ISIS)、伊斯蘭國伊拉克和黎凡特(ISIL)、以及其阿拉伯語縮寫Daesh(داعش),是一個跨國的薩拉菲聖戰組織和前未被承認的準國家。自2014年以來,伊斯蘭國迅速崛起,透過在敘利亞持續的內戰及伊拉克地方軍隊的瓦解,佔領了大量的領土。到2015年底,這個自稱的哈里發國已統治著一個約1200萬人的地區,強制執行其極端的伊斯蘭法律解釋,管理著超過10億美元的年度預算,以及擁有超過3萬名戰鬥人員。
然而,伊斯蘭國的真正目標究竟是什麼?從宗教、政治到軍事,該組織表面上似乎追求的是建立一個全球性的伊斯蘭國家以及重建早期哈里發的願景。然而,在這個目標背後隱藏的是如何詮釋伊斯蘭教義,以及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其極端理想的方法。
據專家分析,伊斯蘭國的意識形態是一種薩拉菲聖戰、伊斯蘭根本主義、瓦哈比主義和古特比斯主義的混合體。
在伊斯蘭國的意識形態中,主要受到埃及激進理論家賽義德·古特布的影響。他的學說,如無知(jahiliyya)與神權政治(hakimiyya),成為了許多激進思想的根源。伊斯蘭國聲稱,他們遵循薩拉菲主義的教義,但同時又否定傳統薩拉菲的解釋,並將大多數的薩拉菲認定為異端。
宗教文本和伊斯蘭法學無法完全解釋伊斯蘭國的出現,因為他們在戰略和行為上與穆斯林兄弟會截然相反。
伊斯蘭國強調將與其不符的穆斯林視為不信仰者或叛教者,這樣的觀點源於其所謂的「純粹伊斯蘭」信念。該組織的目標不僅僅是建立一個哈里發,更在於徹底改變所謂的“無知”社會。
從其成立之初,伊斯蘭國就表明了建立一個由宗教權威和最高領導者哈里發統治的伊斯蘭國家的長期目標。該組織於2014年宣佈為全球哈里發,並要求所有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對其效忠。
伊斯蘭國的消息來源描述,該組織將繼續占領土地,直到其“祝福的旗幟”覆蓋整個地球。
在其推廣的宣傳中,伊斯蘭國通過強調天啟和末日論來吸引外國戰士。這一立場似乎在今天的中東局勢下獲得了新的影響力。
伊斯蘭國的策略包括恐嚇、動員和極端化,企圖用恐懼稀釋目標國家的民心與合作。透過在西方土地上發動震撼攻擊(例如2015年巴黎襲擊),他們尋求讓穆斯林民眾感受到政府的無能與不作為,進而吸引更大規模的支持。
許多評估指出,伊斯蘭國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心靈上的控制,通過恐懼和報復生成無法克服的恨意。
這些策略的背後,或許可以將其視為該組織對全球伊斯蘭社會的下一步圖謀。但世界對於伊斯蘭國的憤怒和恐懼是否能驅動更多的反思,還是使得這股極端主義的潮流適應並鞏固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