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纖維母細胞位於皮膚的真皮層,它們負責生成結締組織並幫助皮膚恢復受損。這些細胞利用細胞器,特別是粗糙內質網,生成和維持將不同細胞層連結的結締組織。此外,皮膚纖維母細胞還產生諸如層粘連蛋白和纖維連接蛋白的蛋白分子,這些組成了細胞外基質。透過在真皮和表皮之間創造細胞外基質,纖維母細胞使表皮的上皮細胞能夠有效地附著並連接,也因此能夠形成皮膚的最外層。
纖維母細胞在皮膚中的作用不僅關乎結構,更關乎功能的協調及修復。
皮膚纖維母細胞源自身體中的間充質幹細胞。與角膜纖維母細胞一樣,皮膚纖維母細胞的增殖可以通過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GF)來刺激。這些細胞似乎並未完全分化或專門化。根據BioMed Central的研究,這些細胞缺乏最具特徵的標記,這表明它們可以進一步分化。受傷後,皮膚纖維母細胞能轉變為平滑肌特徵的肌纖維母細胞,這一轉變是透過改變其肌動蛋白基因表達來實現的。
當皮膚纖維母細胞表達肌動蛋白時,這些細胞可以緩慢地收縮,這對創傷癒合及纖維化至關重要。
與其他纖維母細胞類型不同,皮膚纖維母細胞不太可能轉變為其他細胞類型。即便是在相同濃度的生長因子環境下,皮膚纖維母細胞的行為也顯示出與其他纖維母細胞的顯著差異,這表明它們對相同刺激的反應有顯著不同。
皮膚纖維母細胞的增殖需求高於其他類型的纖維母細胞,這使得它們在體內外環境中顯示出更少的複製能力。
由於皮膚纖維母細胞在創傷癒合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研究者正在努力生成成熟的皮膚纖維母細胞,以修復二度和三度燒傷。三級燒傷會完全摧毀皮膚的真皮層,且該處的所有纖維母細胞也會死去,這會使得傷口無法再生細胞外基質,從而使表皮皮膚細胞無法在上面增殖。為此,科學家們透過將間充質幹細胞從其他部位分化後注射到傷口處,有可能恢復燒傷區域的皮膚纖維母細胞。
受傷的真皮層透過招募和增殖纖維母細胞來修復,這些細胞負責生成細胞外基質和促進角質形成細胞生長的因子。
皮膚纖維母細胞也在研究實驗室內用來培養通常在體外存活率低的細胞。例如,纖維母細胞被用來提高人類幹細胞的存活率,這些幹細胞容易發生細胞凋亡。此外,儘管皮膚纖維母細胞的可塑性較其他纖維母細胞類型低,研究人員仍可將這些細胞轉變為誘導多能幹細胞。
利用纖維母細胞在幹細胞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上展示了其潛力,這為未來的臨床應用指明了方向。
皮膚纖維母細胞不僅在皮膚的結構上扮演著關鍵角色,還影響著創傷癒合的效率及效果。這些細胞在相同的刺激下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反應,令人好奇背後的生物學機制。而這亦讓我們思考未來的醫療與幹細胞技術,如何更進一步運用這些細胞的特性來改善人類的健康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