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美國和加拿大出現了一種神秘的豬隻疾病,最初被稱為「豬藍耳病」。這一疾病引起了豬隻的生殖失敗及呼吸道疾病,讓業者們感到迷茫。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界逐漸確定這是由一種名為「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病毒」(PRRSV)引起的疾病。這一病毒的出現,對豬隻飼養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並在1987年至1988年之間引爆了一場豬隻的災難。
「PRRS的出現無疑是20世紀豬隻產業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PRRSV的第一个爆发不仅在美國造成了困擾,還迅速波及到歐洲及亞洲其他地區。1990年至1991年,德國、荷蘭、比利時等多個歐洲國家也報告了類似的疾病案例。隨後,在1996年,這一病害傳入了中國和台灣。在當時,由於對PRRS的無知,這一病毒的初次爆發並未被引起足夠重視,記錄在案的相關數據寥寥無幾。
「PRRS病毒可能在最初疫情之前就已存在,卻因未被識別而未受到關注。」
隨著時間推移,PRRSV的多樣性日俱增加,使得疫情更具嚴重性,特別是在1996年、2000年和2007年的多次疫情中尤為明顯,它們伴隨著豬隻流產率激增及生長豬的死亡率上升。此病亦被稱為「豬艾滋病」,因為其透過意外的跨物種傳播導致了世界範圍內的豬隻經濟損失。
PRRSV是一種小型的單鏈正義RNA病毒,具有高度的基因變異性。它被劃分為兩大類型,「歐洲型」和「北美型」。這兩個型別的病毒雖然引起相似的臨床症狀,但基因組卻有大約40%的差異,使得疫苗開發變得更加困難。
「PRRSV的高度變異性使其成為疫苗開發的重大挑戰。」
根據最新的研究,PRRSV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傳播,包括直接接觸和空氣傳播。實驗顯示,豬隻最容易通過肌肉注射感染PRRSV,其次是鼻內和口服途徑。在病理方面,PRRSV主要攻擊豬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造成呼吸道和生殖系統的疾病。
隨著對PRRS的認識加深,實驗室檢測技術也不斷進步。目前,對PRRS病毒的實驗室診斷可自最初的病毒培養進行演變,還發展出量化PCR檢測,這一技術的推廣大幅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及準確性。
「目前,主動免疫是控制PRRS在豬群中傳播的關鍵。」
全球各地的豬群已經開始使用多種疫苗進行免疫,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亦被應用於培育抗PRRS的豬隻。政策上,業者採取的措施包括豬隻的分隔飼養、疫苗接種及豬群的穩定管理等,這些都為控製病害蔓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PRRS無疑成為全球豬隻養殖行業的一大挑戰。從1987年開始的藍耳病,在今日依然影響著無數農場的經營。隨著科技進步,豬農們能否繼續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來對抗這一疾病,仍然是未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