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舶設計及其他浮動結構的工程領域內,反應幅度運算符 (RAO) 是一組統計數據,旨在評估船舶在海上操作時的行為。RAO 被用來預測海浪對船舶動作的影響,確保設計的安全性與效能,從而保護乘客與貨物。
RAOs 是有效的轉換函數,用以確定海洋狀態對船舶在水中運動的影響。
這些運算符通常透過模型池測試或使用計算流體動力學 (CFD) 模型來取得,這些模擬不僅能幫助設計適當的船舶結構,還能確保在面對極端海況時,船舶能保持穩定性與安全性。
不同的建模和設計標準會影響特定船舶的“理想”RAO曲線。例如,對於遊輪來說,最小化加速度以確保乘客舒適度是設計重點;而對於海軍軍艦,則需著重在提高其作為武器平台的穩定性。
在設計階段生成大量的RAO,讓造船廠能夠確定為安全考量所需的設計修改。
在船舶被限制於靜止狀態並受規則波浪影響時,設計者需考慮作用於船體上的各種力,例如:
然而,當在靜水中強迫船舶振動時,作用於船上的力則可分為:
以上提到的“船舶”概念也可擴展至其他形式的浮動結構。雖然這些分析能提供洞見,但若忽略了葉粘性力的影響,則可能會對如俯仰和側滾等運動造成負面影響。
RAO是一種轉移函數,僅在船舶動作可假設為線性時才能被定義。為了組合上述力的效應,可以得到相應的運動方程:
[M + A(ω)]x¨ + B(ω)x˙ + Cx = F(ω)
在這個方程中:
接下來,若假定 x = aeiωt,那麼可以進一步推導出 RAO:
RAO(ω) = a/ζa = F0/(C - (M + A(ω))ω² + iB(ω)ω)
RAO 是一個隨頻率變化的複雜函數,常見的是只考慮 RAO 的絕對值,而忽略激勵和船舶運動之間的相位關係。
RAO 與海洋工程密不可分,影響著每一艘船舶的安全性與效能。
如今,隨著計算技術的進步,造船設計者可以利用多種程式(例如WAMIT、SESAM WADAM和ANSYS AQWA)來進行精確的模擬,這些工具能有效提高設備設計的準確性及預測能力。
透過這些不同的計算方式,船舶設計者能更清楚地理解海浪對船舶的影響,並確保在各種海況下的安全性與效能。然而,未來的設計挑戰又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