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亞(Sharia)是阿拉伯語中的一個詞,字面意義是「通往水源的道路」,它不僅僅指伊斯蘭教的法律,而是一整套使穆斯林生活符合宗教教義的準則與規範。沙里亞的基礎是《古蘭經》和聖訓(hadith),這些來源為每個穆斯林提供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在其傳統上,沙里亞是一種不可改變的神聖法則,不同於伊斯蘭法學(fiqh),後者是法學家對沙里亞的詮釋。
沙里亞的核心目的是促進社會正義,而這一點在當今世界依然引發廣泛的討論與分歧。
歷史上,沙里亞與慣例法一同運用,並且經過了數世紀的法律詮釋與發展。這些詮釋反映了不同法學學派的理念,並且與穆斯林統治者所頒布的各種經濟、刑罰和行政法一起融合。從而,它不僅僅是一套法律,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信仰體系。穆斯林法學界一般認可四個沙里亞法源:《古蘭經》, 聖訓, 共同共識(ijma), 以及類比推理(qiyas)
。
在沙里亞的範疇中,不同的法律分支互相交織,包括儀式法和社會交往法,涉及的問題包括家庭法、商業法、政治法和刑法等。其法規將行動大致分為五個類別:強制性、推薦性、中立、厭惡和禁止。這樣的細分分類現今依然影響著穆斯林的生活各個層面。
沙里亞不僅僅是法律;它也觸及了信仰、崇拜、倫理、服裝和生活方式等許多被視為私人實踐的領域。
隨著社會的變遷和需求的變化,各種法律學派逐漸形成,這些學派反映了特定社會與政府的偏好以及伊斯蘭學者或伊瑪目對法律和規範的理論和實踐的應用。傳統的法學理論承認四個明確的沙里亞法源,其中《古蘭經》和聖訓是最重要的,而 ijma 和類比推理則是根據具體情境作出的推論。
進入21世紀後,對沙里亞的看法變得更加多元。在許多穆斯林主要國家,儘管其憲法提及沙里亞,但通常只有在家庭法以及部分刑罰方面得到適用。
在現代的討論中,很少有學者能夠達成共識。從激進的基要派到信奉現代化的學者,對於沙里亞的理解存在著明顯的分歧。
相較於純粹的沙里亞,現代主義者主張法律應改進,以契合人權、民主、少數權利、思想自由、女性權利等當代議題。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沙里亞的運行狀況與其解釋方式全部暴露在全球化與社會变迁的大背景下。
此外,沙里亞的法律體系與許多歐洲國家的法律結構相互影響,特別是在法律程序和法律教育方面。許多穆斯林國家的傳統法律在這段歷史中經歷了改變和適應,而這些改變形成了當今法治體系的一部分。
雖然很多穆斯林認為沙里亞最終是致力於實現社會正義的工具,但其內部的分歧及解釋的多樣性卻使其成為一個極具爭議性與難以簡單界定的概念。這引發了許多學者開始重新思考沙里亞的本質以及它在當今社會的適用性——這不僅是對法律的考量,更是對整個信仰體系的重新檢視。
那麼,沙里亞究竟是法律的具體體現還是更深層信仰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