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是自然資源之一,對於人類來說極具潛在的利用價值,無論是作為飲用水或灌溉用水的來源。全球的水資源中,約97%是鹽水,僅有3%為淡水。其中,稍超過三分之二的淡水被冰川和極地冰蓋所封存,剩餘的未凍結淡水主要以地下水的形式存在,地表水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人們利用水資源進行農業、工業及家庭生活,而水資源也正面臨著水資源短缺、水污染、水衝突及氣候變化等多重威脅。
鮮活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保護和有效管理這些資源刻不容緩。
淡水的自然來源包括了地表水、地下水及冰凍水等。地表水是河流、湖泊或淡水濕地中的水,通常由降水自然補充。若論到全球淡水儲量,巴西被估計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量,隨後是俄羅斯和加拿大。
冰川的融水被視為一種地表水,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在喜馬拉雅山脈,人們稱之為「世界之巔」。這裡的十條大河流經重大地區,超過十億人的生活依賴於這些河流。然而,該區域的氣溫上升的速度快於全球平均水平,這無疑對水資源帶來挑戰。
地下水在水資源中也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大型河流的流域中,無形的水流量常常超過可見的水流。地下水流動與地表水互相聯繫,形成動態的水流界面,這對於許多生態系統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
除了自然淡水來源,人類也發展出幾種人工淡水來源,例如處理過的污水和海水淡化。這些技術雖然有助於增加可用水資源,卻也伴隨著經濟與環境影響的考量。
再生水的使用日益增加,它不僅能夠支持農業灌溉,也可用於工業及家庭日常用水。而海水淡化,則成為一些水資源短缺的地區,重要的水供應來源。
全球各地對水的需求各不相同。根據估計,22%的水資源用於工業生產,其中大部分的水又是用來冷卻等用途。家庭用水需求則占總水使用的8%。
根據研究,全球仍有8.44億人缺乏基本飲水服務,這一數據反映了水資源分配的不均衡。
當今世界面臨著水資源短缺、污染及氣候變化等諸多挑戰,這些挑戰要求各國重新思考水資源管理的策略。透過整合性的水資源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應對這些挑戰,以為未來制定合理的水資源配置方案。
水資源管理是計劃、發展和管理水資源的最佳使用方式,這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扮演了核心角色。當我們面對日益稀缺的水資源時,如何平衡各種用水需求,並保護生態系統,成為了迫在眉睫的任務。
面對環境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帶來的挑戰,我們是否能找到既能滿足需求又平衡生態的可持續水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