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瓦·科爾特斯·伊斯特利荷希特爾(Fernando de Alva Cortés Ixtlilxóchitl),生於1568年至1580年間,於1648年去世,是西班牙新西班牙時期的一位貴族,他的血統部分源於阿茲特克貴族。作為一位撰寫土著阿茲特克歷史的作家,他的生活充滿了矛盾與對比,既有榮耀,又難免走向貧困。
他既是古代統治者的後裔,又身處一個貴族沒落的時代。
科爾特斯的背景讓他在新西班牙的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是特斯科科的統治者伊斯特利荷希特爾和科茲科特的後裔,這種貴族的血統卻未能為他帶來持久的財富。根據他的記錄,他在1608年提到,「在這個剝削的時代,特斯科科王族的後裔已經陷入了可憐的困境。」
儘管他的家族背景光鮮,但科爾特斯仍然面臨著極大的貧困。他的一生充滿了努力求存的艱辛。他曾在墨西哥城的聖克魯斯學院接受教育,並且精通納瓦特爾語和西班牙語,這使得他在1608年被任命為副總督的翻譯員。然而,這些成就並未改善他貧困的生活。
他所撰寫的歷史作品,包含了大量的土著文化與歷史,卻也反映了自己的困境。
科爾特斯的著作,如《土耳其歷史報告》,記錄了新西班牙的許多事件和土著人群的歷史,這些作品展現了他豐富的歷史知識,並且提供了對當時社會狀況的見解。雖然他的著作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價值,但卻在其一生中未曾受到應有的重視。
科爾特斯在其生前試圖通過向副總督提出請願以恢復家族的若干財產和特權,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他帶來了一些土地的特許。然而,最終卻因此與土著社會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雖然他身為貴族,卻一生窮困潦倒,令人扼腕。在1648年,他在貧困與被遺忘中去世,身為一位曾經的歷史記錄者,卻未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歷史。
矛盾在科爾特斯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既是殖民時期的貴族後裔,又是社會下層中的一個無名者。
今天,科爾特斯的故事反映出殖民時期土著人痛苦和掙扎的情況。他的作品提供了一個獨到的視角,讓後代可以了解土著人如何在殖民體系中尋找自己的身份和存在。儘管他的聲音在當時被壓制,但其文字中的激情與掙扎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矛盾。
基於這樣的故事,我們不禁要思考:在面對殖民與改變的歷史浪潮中,個人如何在榮耀與貧困之間尋找自己的位置與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