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謝病(Gaucher's disease)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其特徵在於在細胞和某些器官中累積了醣脂質 glucocerebroside。這種疾病會引起出血、疲勞、貧血、低血小板及肝脾腫大等癥狀。戈謝病是由於缺乏一種叫做 glucocerebrosidase 的酶所導致,這種酶負責分解 glucocerebroside。當這種酶無法正常工作時,glucocerebroside 在白血球,特別是巨噬細胞中累積,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
戈謝病的症狀可能包括肝脾腫大、肝功能不全、骨骼疾病及神經系統的併發症。
這種疾病共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 1 型、2 型及 3 型,各類型的特徵及影響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1 型是最常見的類型,主要表現在肝脾腫大、貧血以及骨骼問題。2 型則是小兒型,影響嚴重,通常在患病的最初幾個月即出現神經系統的問題,而 3 型則是慢性型,症狀相對緩和,但也可能導致長期的健康問題。
戈謝病患者通常會出現無痛性肝腫大和脾腫大,可能對進食造成影響,同時這些腫大也增加了脾臟破裂的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可能還會經歷包括貧血、血小板數量減少等症狀,這些都將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風險。
戈謝病患者的骨頭可能會出現疼痛,特別是在髖部和膝部的關節,且75% 的患者會出現可見的骨骼異常。
戈謝病的主要原因是 GBA 基因的隱性突變,該基因位於 1 號染色體上。這種基因突變會導致 glucocerebrosidase 酶的功能障礙。根據研究,約有 1/100 的美國人口是戈謝病的攜帶者,而在阿什肯納茲猶太族群中的攜帶率則高達 8.9%。
雖然各型戈謝病的病理影響和遺傳風險不同,但所有類型的疾病都是由父母的基因攜帶導致的。
戈謝病的診斷通常基於症狀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測。初步的酵素檢測能確認酵素活性低於正常水平,其後可進行基因測試來進一步確診。雖然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但對於 1 型和 3 型患者,酵素替代治療能有效降低肝脾尺寸,改善健康狀況。
酵素替代治療的年花費約達 20 萬美元,需持續終生使用。
戈謝病的罹患率在不同人群中有所差異,特別是在阿什肯納茲猶太裔和北瑞典人之中,這催生了一系列的社會文化影響,包括醫療需求的增加及相關研究的推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戈謝病的了解和治療持續發展。然而,對許多家庭來說,戈謝病的影響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還包括心理及社會層面的壓力。這促使我們反思,是否能在未來更有效地應對這一遺傳疾病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