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訊領域,信號強度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無線電頻率工程中。信號強度是指發射器輸出功率透過參考天線接收,距離發射天線的遠近影響如何。高功率傳輸尤其在廣播行業中顯得重要,這使得廣播可以在更大範圍內傳遞其信號,而這些強度通常以 dB-millivolts per metre(dBmV/m)來表示。
低功率系統,如手機,則通常以 dB-microvolts per metre(dBμV/m)或以分貝數表達其功率,通常相對於一毫瓦的基準 (dBm)。
在廣播用語中,1 mV/m等同於1000 μV/m,或而常用60 dBμ來表示。例如,100 dBμ或100 mV/m的信號強度在某些接收器上可能會出現包絡干擾,而60 dBμ或1.0 mV/m通常被認為是北美無線電台保護區的邊界。當信號強度達到40 dBμ或0.1 mV/m時,大多數接收器才能夠接受並具有良好的音質。\n
廣播電台的信號傳輸強度直接影響其覆蓋範圍和質量。在設計與建造發射設備時,無可避免地需要考量發射功率的分配。以半波對稱天線為例,其電場強度可隨發送功率、天線的幾何形狀及輻射電阻變化而變動,這強調了高功率傳輸的重要性。
弱信號的來源包括城市中的干擾、建築材料造成的衰減,甚至是天氣等環境因素。這使得某些區域,尤其是文檔的低信號接收區域,至今仍然是無服務的地帶。
儘管有全球的手機基站網絡,但仍有很多地區無法獲得良好的接收。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由於建設一座基站的成本極高,通常會導致在這些區域信號的稀缺。即便在信號強度相對良好的地區,地下室或是大型建築物的內部經常會出現弱信號的情況。此外,在熱鬧的都市環境中,當地發射塔所發出的信號可能因為相互干擾的關係而降低接收效果。
在設計無線電設備的過程中,隨著高工頻設備的普及,基站對大範圍弱信號的影響愈發值得我們重視。
平均功率和無線電頻率的關係愈發顯現其在設計上所需注意的重點。對於典型的半波天線,根據功率透過天線引出的公式可以推導出不同距離的電場強度。理想情況下,這些測量值可以幫助每個無線電台精準地評估其信號範圍和接收能力。
例如,對於發往313公尺的1毫瓦平均功率耳音的信號,其最大電場可達1 mV/m,這也正是60 dBμ的表現。
根據接收的RF信號來評估其信號強度的過程並不複雜。透過已知的功率隨距離進行對比,可以獲得一個估算的接收信號強度。這對於理解一個手機通話中信號的強度有著非凡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進步,無線通訊技術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如何在城市建築中保持良好的信號強度,以及如何設計基站以覆蓋更偏遠的地區等等。對於目前廣播和無線通訊領域而言,挑戰在於如何實現高效且穩定的信號傳輸,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
從宏觀層面而言,無線通訊的發展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未來的通訊模式將可能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