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軟體開發的過程中,開源軟體的應用無所不在,為開發者提供了提高效率和縮短市場推出時間的機會。隨著21世紀的到來,對開源軟體的需求日漸增長,根據最新數據,約87%的企業正在使用開源軟體,然而這種普遍使用同時也帶來了風險。不論是安全漏洞、法律合規性,還是軟體過時問題,這些風險都為企業帶來了挑戰。
開源軟體分析(SCA)因此成為了科技界的秘密武器。
那麼,什麼是開源軟體分析呢?開源軟體分析是一種用於分析我們常用的定制軟體應用程式的實踐,它能夠檢測應用程式中嵌入的開源軟體,並評估這些組件的安全性、版本狀態和授權要求。這項技術的興起,既是的對複雜性的解決方案,也是面對企業日益增長的開源風險的一種應對策略。
使用開源軟體帶來的風險主要可以分類為五大類:
自從1998年開源倡議成立以來,關於開源軟體的風險已引起了廣泛關注。
過去,企業通常靠電子表格和文檔手動跟蹤所有開源組件,但這一方法既繁瑣又易出錯。隨著開源軟體的快速發展,組織越來越需要一種自動化的工具來分析和管理開源風險,於是開源軟體分析(SCA)的概念應運而生。
SCA產品的運作主要透過以下步驟進行:
在安全漏洞檢測上,這種比較通常會檢驗與國家漏洞數據庫(NVD)中追蹤的已知安全漏洞是否匹配。這不僅能揭示脆弱性,也能及時通報對企業的潛在危害。
SCA產品能夠有效協助企業應對開源風險,提供了一個綜合的資源與解決方案。
SCA的影響延伸至組織的不同部門,根據企業的大小和結構,各團隊可能會根據需求使用這些數據。IT部門通常將SCA用於技術的實施和操作,而安全和授權數據往往由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以及知識產權合規官使用。
對於一些國家,例如美國,SCA產品的產出,尤其是生成的軟體材料清單(SBOM),已成為強制要求,以增強提供給政府機關的軟體安全性。
SCA的主要優勢在於其自動化的特性。開發者不再需要手動處理集成開源組件的工作,這可以減少人為錯誤的風險。然而,某些劣勢如部署過程的複雜性和繁瑣性,及對漏洞數據的依賴過度於官方報告,則為目前的SCA產品帶來挑戰。
儘管如此,SCA的發展正持續追求更好的自動化和準確性,以期使更多的企業能夠安全、高效地利用開源軟體,並達到與時俱進的法律合規標準。隨著科技的改進,SCA未來是否能成為每家企業標配的秘密武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