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刑骨折,通俗來說,是指第二頸椎(C2)兩側椎弓根或椎間關節部分的骨折。這種傷害的起因主要是由於跌倒或高衝擊的交通事故所致,特別是在劇烈彎曲脖子的過程中。對於許多經歷過此骨折的患者而言,這種重創常伴隨著恐怖的回憶與身心的創傷。
通過一項挪威的研究發現,約60%的頸椎骨折是由跌倒造成的,而21%則是由於交通事故。根據美國醫療研究與質量局(AHRQ)的統計,65至84歲的老年人群體面臨著最高的C2骨折風險,這一群體中的39.02%因跌倒而受傷,61%則源於交通事故。
在受傷的患者中,女性佔54.45%。
絞刑骨折的傷害機制通常是頭部的強力過度伸展,頸部大幅拉伸造成損傷。在司法絞刑中,繩結常常放置在被判死刑者的下巴下,當對方被放下時,全身的重力迫使頭部過度伸展,這是一個足以造成骨折的劇烈過程。儘管這種骨折與司法絞刑長期相關聯,但研究顯示,只有少數絞刑事件會產生這種骨折。
除絞刑外,這種創傷的機制主要還發生在頸部受到突發強烈外力的情況下,比如在車禍中乘客或駕駛者的臉部猛烈撞擊儀錶板或擋風玻璃時。其他常見的情境還包括摔倒、潛水意外,以及接觸型運動中的碰撞。雖然絞刑骨折能夠帶來極大的不穩定性,但生還的可能性相對較高,這是因為這種骨折會擴大C2的脊髓管,使許多患者在接受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自身的骨折。
在車禍中,未繫安全帶的乘客可能會遭受頭部猛撞儀表板的意外而造成過度伸展,進而導致骨折的發生。
在接觸型運動中,選手間的碰撞以及身體的摔倒都可能引發此類骨折。特別是在美式足球和橄欖球等全接觸運動中,由於選手為了爭奪球而快速俯身,可能會造成頸部的過度伸展。
針對絞刑骨折的治療方案包括非手術和手術兩種選擇。手術治療的患者可以避免感染、關節發炎等併發症,並且有助於骨折癒合的加速。根據多項研究顯示,手術治療的效果顯著,患者在一年的隨訪期間,僅有少數因其他疾病而死亡。
一項針對手術治療效果的研究表明,手術後患者的骨折癒合顯著改善。
根據數據,C2骨折約占所有脊椎骨折的19%,其中絞刑骨折佔23%。在2010年,美國因C2骨折住院的病例達到12,532個,相關的醫療費用高達7.495億美元。
統計顯示,C2骨折的住院人數自2000年至2010年間上升了近250%。這種顯著的增長無疑反映了當前社會中老年人群的健康風險,以及在交通傷亡方面的嚴重性。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進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減少此類悲劇的發生,成為了現代社會亟需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