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機化學中,甲基是一種由甲烷衍生出的烷基,包含一個碳原子和三個氫原子,其化學式為 CH3。雖然甲基在大多數分子中是穩定的,但它也能單獨存在,並以甲基陽離子 (CH+3)、甲基陰離子 (CH−3) 或甲基自由基 (CH•3) 的形式出現。這三種形式都非常不穩定且高度反應性,因此在日常化學中難以觀察。但為何這些甲基的變體如此難以捉摸呢?
甲基陽離子 (CH+3) 在氣相中存在,但叫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其它環境下卻幾乎不會遇見。這使得它在有機化學中被視為重要的中間物質。例如,甲醇的質子化過程會生成一種電親和性的甲基化試劑,然後發生 SN2 反應。這也讓許多化合物被視為甲基陽離子的來源。
某些化合物像甲基碘和甲基三氟甲磺酸也被看作是甲基陽離子的等效物,因為它們容易透過弱親核試劑參與 SN2 反應。
相比甲基陽離子,甲基陰離子 (CH−3) 的存在更加稀有,它僅在稀薄的氣相或特殊條件下出現。透過在低壓下(小於一托)對酮進行電氣放電,可以生成此陰離子。它作為一種強超鹼,僅次於少數幾種其他強鹼。雖然在有機反應機制討論中,甲基鋰及相關的格林納德試劑常被視為 CH−3 的鹽,但這僅僅是一種有助於描述和分析的模型。
甲基自由基 (CH•3) 在稀薄氣體中存在,但當其濃度增加時,它會迅速二聚成乙烷。甲基自由基的產生往往與許多酶的作用有關,尤其是某些榭基 SAM 和甲基鈷胺的酶。
甲基的反應性受到其相鄰取代基的影響。在許多有機化合物中,甲基組通常很穩定,以至於即使是最強的酸也無法攻擊它。這樣的穩定性奇特地展現了甲基在化學反應中的不尋常行為。
甲基的氧化反應在自然和工業中十分普遍。其氧化產物包括羥基甲基 (-CH2OH)、醛基 (-CHO) 和羧基 (-COOH)。例如,高錳酸鉀經常將甲基氧化成羧基,這在許多有機反應中都相當重要.
脫甲基化,也就是將甲基轉移至其他化合物的過程,是有機合成中一個常見的反應類型。許多常見的甲基化試劑如二甲基硫酸酯、甲基碘和甲基三氟甲磺酸在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甲烷化反應則是一種天然氣的來源,通過脫去甲基進行。
某些甲基能被去質子化,例如在丙酮中,甲基的酸性比甲烷的酸性強 1020 倍。這種反應產生的碳陰離子在有機合成和生物合成中都是關鍵的中間體。
當甲基位於苯基或烯基位置時,C-H 鍵的強度會降低,從而使甲基的反應性提高。這一增強的反應性在苯中的光化學氯化反應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甲基能夠圍繞其 R-C 軸自由旋轉,這一自由旋轉僅在簡單情況如氣態氯甲烷 (CH3Cl) 中願景。然而在大多數分子中,剩餘的 R 會破壞 C∞ 對稱性,使三個質子自由運動受到限制。
「甲基」的名稱來自法國化學家讓-巴蒂斯特·德馬斯和尤金·佩利戈,在確定甲醇的化學結構後,稱其為「甲基」,來源於希臘語的「葡萄酒」及「木材」,藉此代表它的來源。隨著時間推移,「甲基」一詞逐漸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化學的命名法中。
綜觀全局,甲基的各種形式均充滿了神秘色彩,展現出其在化學中的獨特地位。這些神秘的甲基離子是否將成為解開有機化學發展的關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