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米到39.3米:ELT设计调整的背后故事是什么?

当前全球最大的光学及近红外线望远镜,极大望远镜(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简称ELT),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顶部,这项宏伟的工程有着众多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然而,随着设计工作的展开,原本计画中的42米主镜像被缩减为39.3米,这一改变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与考量?

随着对更大规模的设计进行评估,ESO的主管指出,合理的尺寸可以依然达成雄心勃勃的科学目标,并确保建设过程在10至11年内完成。

ELT计画起源于2010年,当时欧洲南方天文台(ESO)选定智利的阿马宗斯山作为最初的地点。 ELT的设计初期包含一面42米直径的分段主镜,并且对标了当时的先进技术。然而,在2011年,为了满足预算及提高工程效率,ESO提出了一项调整建议,将主镜直径缩小至39.3米,最终确保了预算从12.75亿欧元降至10.55亿欧元,这对项目的推进起到决定性影响。

这一缩小设计举措不仅考量了成本,同时也反映了当前可制造技术的限制,特别是在镜子分段的运输及制作上。据职业人士分析,原始设计对应的巨大主镜面临着若干技术挑战,使得该计画的延误成为常态。

“将主镜尺寸缩小至39.3米,代表着我们在技术上变得灵活,能够借此确保我们不仅能够获得所需成果,也能在建造期间有效掌控时间。”

在这项设计调整之后,ELT的其他组件如四个额外镜子以及新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等,皆需因此进行重新设计与实施。所谓自适应光学系统,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自动调整以修正大气的扭曲,这一能力对于一座如此大型的望远镜尤为重要。

随着整体设计不断精炼,ELT的建造进度也在逐步推进。 2014年官方启动施工,并于2017年举行了奠基仪式。在随后的技术进展中,ELT的建设已于2023年过半,预计在2028年前迎来其首次光照。

至于科学目标上,ELT的功能不仅仅限于观察更遥远的星系,还包括对系外行星的深入研究。例如,该项目将能够寻找地外行星的证据,甚至能够直接观测到类地行星的存在及其大气成分。这些发现不仅是对天文学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促进我们对于宇宙本质的更深层理解。

然而,这样的技术背后,正是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与追求。 ELT的规模与设计挑战了我们对目前望远镜技术的理解,并可能改变天文学研究的方向。

“ELT的每一次技术创新与设计调整,都是为了能够揭示宇宙中的奥秘。我们不断在搬移界限,挑战自己能做什么。”

随着ELT的建设如火如荼,这样一个巨型望远镜的实现将为我们探索未知的宇宙带来新的可能性。最终,这一项目不仅是一座望远镜,更承载着人类对于众多天文问题的渴望和期待。在这之后,我们是否会因此重新审视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与角色呢?

Trending Knowledge

何谓‘超级大望远镜’?ELT如何将天文观测提升到新高度?
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圣雷蒙德天文台,正见证一项浩大的建设工程——极大望远镜(ELT)。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学与近红外线望远镜,ELT的外形令人赞叹,主镜直径达39.3米,而其照明能力则足以搜集人眼的光线量达100万倍之多。 这项工程由欧洲南方天文台(ESO)负责,ELT将会以其卓越的观测性能,推进天文学的前沿。 ELT的设计具备夸张的技术特点,例如其可更正大气失真能力的自适应光学系
世界最大光学望远镜的奇迹:ELT将如何改写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正在兴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天文观测设施——极大光学望远镜(ELT)。这座望远镜完工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学和近红外望远镜,其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观测能力将深刻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随着ELT的建设逐步推进,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在期待这一人类科技的里程碑会为天文学带来哪些突破性的进展。 ELT的核心是一面直径达39.3米的分段主镜,配合4.2米的
宇宙深处的第一光:ELT如何在2028年迎来‘首光’?
在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世界上最大的光学和近红外线天文望远镜——极大型望远镜(ELT)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当这个天文观测站完工时,它将拥有一面直径39.3米的分段主镜,以及4.2米的次镜,预计将在2028年迎来其“首光”的荣耀时刻。 ELT的设计将能够收集人眼的光线量的1亿倍,并且能对大气的扭曲进行校正。 <blockquote> 「ELT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