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爱尔兰举行了两项宪法修正案的公投,试图扩大家庭的定义并替换过时的性别条款。然而,这次公投的投票率却只有44.36%,与过去的公投相比显得十分低迷。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为何爱尔兰民众对重要的社会议题如此冷漠?
根据反对派的说法,投票率低反映了对政府缺乏信任,民众对于修正案的模糊字眼感到困惑。
此次公投的两项法案包括第三十九条修正案(家庭)和第四十条修正案(照护)。第三十九条修正案试图将法律对「家庭」的定义扩大至包含除婚姻外的持久关系,而第四十条修正案计划取缔关于母亲「居家生活」的表述,并设立一个不分性别的条款以支持家庭内的照护。然而,这些提案在投票中遭到广泛拒绝,其中第三十九条修正案的反对票达到67.69%,而第四十条的反对票更是高达73.93%。
只有都柏林的Dún Laoghaire支持第三十九条修正案,其他所有选区的选民皆投下了反对票。
爱尔兰宪法自1937年12月29日生效以来,经历过多次修正。宪法的修正必须经过国会的提案,随后须交由全体选民进行公投。近年来,针对性别平等的讨论日益升温,政府曾计划在2018年举行一场关于删除宪法中一项女性家庭角色的公投,但因为准备不足而未能如期举行。
2021年成立的女性平等公民大会使得宪法的潜在变革成为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2023年3月8日,总理利奥·瓦拉德卡宣布政府计划举行这两项公投,以回应日益加剧的社会需求。然而,对于家庭与性别的定义的探讨却引发了不少争议,也使得提案的清晰性受到了质疑。
政府的执政联盟团队,包括芬诺党、自由党和绿党,都支持这两项提案,并呼吁选民投票支持。然而,几个反对派如回报报告的独立政党和Aontú则巩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修改并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并警告此举可能会引发对传统家庭结构的挑衅。
参与过公投的民众表示,缺乏清晰且直接的描述使他们难以理解这些提案的真正意义。
民间社会团体如国家妇女理事会、家庭照护者爱尔兰等也开始了支持的运动,他们对这些修正案表示赞赏,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一步。然而,随着公投日期的接近,各方的争议也随之增加。
公投结果一经公布,政府对投票的结果表示尊重,但同时也承认选民对其表达的不满。爱尔兰人民的投票似乎向政府发出了警示,表明在未来的政策推动中,必须更为谨慎并考虑民众的意见。
一些分析认为投票率低的原因之一是政治疲倦与对政府的不信任,有选民甚至选择不参加投票。事实上,选举前的民调显示「支持」票种明显多于「反对」票,投票真实结果却截然不同,这使得许多人感到惊讶。
爱尔兰的未来将如何塑造这样的文化变迁,而政府又该如何重建公信力?
在之后的几周内,选举的结果将进一步影响爱尔兰的政局,这也使人们不禁思考,是否有必要重新检视公投的准备流程及民众参与的方式,以避免未来再发生类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