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69年被发现以来,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这颗来自柯伊伯带的琥珀色彗星近期的旅程,尤其是在欧洲太空总署的罗塞塔任务之后,让我们得以窥见它日益变化的表面。研究显示,彗星在接近近日点(即最靠近太阳的位置)时,展现出许多令人惊讶的变化,这不仅吸引了天文学家的注意,同时也引发了对其组成和来源的探索。
「67P彗星不仅仅是一颗冰冷的星体,而是拥有动态变化和生机的物体。」
在2004年,欧洲太空总署启动了罗塞塔任务,目的是追踪并研究67P彗星。经过十年的旅程,罗塞塔于2014年成功抵达彗星并深入观察它的表面特征。此任务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不仅是第一个围绕彗星运行的太空探测器,还是首次成功在彗星表面着陆的任务。其著陆器「菲莱」在2014年11月12日,成为首次成功着陆彗星的太空探测器,标志着太空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67P的独特形状被称为「接触双星」,这意味着它其实由两个相互联结的小天体所组成。这形状的形成过程,据说是由于两个物体低速碰撞所导致。据估算,67P彗星的质量约为100亿吨,它的大小约为4.3公里长和4.1公里宽。随着它靠近太阳的轨道,每一次绕行,彗星都会损失大量物质,这使得它的表面历经变化,成为一个动态研究的对象。
「研究发现,每次轨道运行过程中,67P会损失约1米厚的表面层。」
在罗塞塔任务的观测期间,专家们观察到67P的表面产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随着彗星位置接近近日点而明显。彗星表面出现了圆形图案,经过数天可以成长数米,并且出现了巨型的岩石位移现象。在2015年12月,科学家捕捉到一处明亮的区域,显示出一个陡崖的崩塌。此外,与活跃的气体喷发有关的塌方现象也被观测到,这些观测使研究人员得以更深入了解彗星的动态行为。
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揭示出67P彗星中水的同位素比重差异,与地球上的水相距甚远,这意味着地球水源的来源可能与这类彗星无关。此外,彗星表面发现的有机化合物,也引起了关于生命可能存在外星材料的推测。不过,这一猜测依然缺乏直接证据,科学界对于这些发现存在着激烈的讨论。
未来的任务依然在持续规划中,一项名为CAESAR的回收样本任务,曾被提议收集67P的表面样本并带回地球进一步分析。虽然最终选择了其他计划如「龙虾任务」,但对67P的探索仍然引起许多人的兴趣,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里程碑式的收获。
67P/Churyumov-Gerasimenko不仅是一颗冰冷的彗星,其表面所隐藏的变化与秘密,正引发越来越多的探索与好奇。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是否能够解开这颗彗星在宇宙中存在的更多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