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P/Churyumov-Gerasimenko(简称67P)是一颗源于古柏带的木星族彗星,拥有着独特的双胞形状,这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此颗彗星的长宽约为4.3公里和4.1公里,自1969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已成为研究彗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窗口。
不仅是其形状的独特性,更是它过去的轨道历程让67P如此迷人。
67P于1969年被苏联天文学家克林·伊凡诺维奇·楚留莫夫及斯维特兰娜·伊万诺夫娜·赫拉西门科发现。当时,他们在拍摄进行中发现了这个彗星,最初他们认为此物体为彗星Comas Solà,随后经过进一步检查才确认这是一颗新的彗星。
这颗彗星的命名可追溯至其发现的两位科学家,这在天文学界中并不常见。
67P的独特形状是由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圆形星体组成,这种结构被称为“接触双体”。这一现象的形成与两颗小天体之间的缓慢碰撞有关,造成了彗星的这一特异形状。
根据研究,彗星每完成一次公转便会损失一层约1公尺厚的物质,这样的质量损失不仅改变了其表面特征,也进一步影响了其长期轮廓的形成过程。
在逐渐靠近太阳的过程中,67P的表面及其内部结构均显现出不同层次的变迁,这些变化仍在持续发展中。
根据Rosetta任务的资料,67P表面存在着26个独特的区域,每个区域皆以古埃及神祇命名。透过对这些区域的观察,科学家发现了该彗星表面有着不小的变化,特别是在接近近日点期间,显示出不同的圆形图案。
这些变化不仅限于表面,还包括大型的崩崖现象,这在以往的观测中是难以找到的,特别是2015年12月的崩塌事件,让科学家们首次见识到彗星上的“地震”。
欧洲太空总署的Rosetta任务是首个对彗星进行长期观察并成功着陆的任务。这项任务的成功,不仅让我们对67P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揭示了许多新颖的科学数据,包括水蒸气的组成及其与地球水的不同。
许多研究表明,来自67P的水分子与地球水相比,氘与氢的比例高出许多,这使得其来源与地球的水分可能截然不同。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已经计划了一系列后续任务,以进一步探讨67P及其他彗星的特性。这些任务将聚焦于样本返回,试图收集该彗星的物质以用于地球的研究。
许多天文学家开始思考,究竟67P及其独特的形成历程,是否可以帮助我们解答有关行星及生命起源的更多谜题?
在探索宇宙的漫长旅程中,67P作为一颗来自遥远古柏带的彗星,让我们对太阳系的早期历史有了全新的理解。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是否能更深入地了解那些形成于宇宙初期已经不再存在的行星与小天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