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运动,指的是由胚胎自身肌肉活动所引起的运动。根据研究,运动活动在晚期胚胎学阶段开始,并随着发展而改变其性质。早在六周大的胚胎时期,胚胎就能够展现出一些基本动作,这些动作并非反射性动作,而是源于脊髓产生的自发性神经脉冲。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肌肉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
一般而言,胎儿的动态可以分为引导性动作或自发性动作,而自发性动作则可以由脊髓或大脑触发。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运动的定义,一些研究认为直到出生后才有自愿性动作,而其他研究则表示,目的性动作实际上在几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现。透过三维超声波技术,我们可以观察到胎儿的运动,这些影像被称为“四维超声波”。
在胎儿阶段开始之前,六周大的人体胚胎已经能够拱起背部和脖子。到了七周,透过超声波可以检测到肢体的运动。
控制运动的胎儿大脑部分需要等到第二孕期末期和第三孕期的早期才能完全形成。出生时,运动的控制仍然受到限制,而有目的的自愿运动则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
根据苏格兰皇家医学会提供的概述,目的性运动在约18周时开始,逐渐取代反射动作,而目的性自愿运动则在出生后进一步发展。
在早期的运动中,四肢一起移动;随着控制神经元在脊髓中的发展,到了第九周时,四肢开始独立运动。在第11周,胎儿可以张嘴并吮吸手指;第12周时,开始吞咽羊水。除了头部的侧弯动作,胎儿在早期阶段的运动还包括全身性的动作和惊吓反应。
到了第12周,胎儿已能踢腿并弯曲脚趾,甚至抓住自己的脚或用指甲抓自己。胎儿也能对皮肤的触碰作出反应。大约在第12周时,胴体横膈膜会上下移动,显示胎儿在“呼吸”,但这种运动会在第16周消失,并会直到第三孕期才恢复。
母亲通常在第五个月时首次感受到胎儿运动,称为“快速运动”。到此时,四肢运动变得更为复杂,包括关节和肋骨的弯曲。已经生过小孩的女性,由于子宫肌肉更为放松,因此对胎儿运动的感受更敏感,有时可能在第14周时就能够感受到胎动。
当胎儿成长到第21周时,开始形成规律的运动模式;到了第24周,约有一半的胎儿会出现惊吓反射,并在28周时全面发展。此时,由于胎儿变得十分巨大,运动受到限制,踢腿或改变身体位置的空间变得有限。
在怀孕后期,一种称为“踏步”的复杂运动开始发展。这种运动包括腿部的圆周“骑自行车”运动,有助于胎儿以头朝下的姿势为出生做准备。
14至18周的胎儿表现出明显的生理节律,这可以通过胎儿心电图和运动活动测量获得检测。
胎儿的活动与母亲的活动时间并不一致;胎儿最活跃的时间通常是早上9时至下午2时,和晚上7时至凌晨4时。在出生前的最后四至六周,大多数踢腿和刺戳的动作发生在胎儿浅眠的时候。
在感受到快速运动后,孕妇可以选择计算胎儿的运动数量和种类,这种方式被非正式地称为“踢数”。美国孕妇协会指出,进行踢数的好处包括促进孕妇与宝宝的连结,并减少死胎风险;特别是在高风险的孕期中,建议进行踢数。然而,指导女性监测胎儿运动可能与增强母亲焦虑相关。
有70%的孕期中只有一集胎儿运动减少的情况是无并发症的。在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学院建议,如果孕妇认为胎儿不再移动或活动减少,并且怀孕超过28周,应立即联络助产士。不要等到第二天再联系医院或助产士。
在这样的情况下,您是否曾经想过,胎儿的运动究竟传达了什么样的讯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