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占该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大多数这些阿拉伯人是1968年之后仍然生活在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公民及其后代。根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以色列的阿拉伯公民人口约为210万,约占以色列总人口的21%。这些公民中的大多数希望以巴勒斯坦以色列公民的身份来称呼自己。自1948年以色列成立以来,这个身份的演变反映了复杂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些阿拉伯公民大多生活在阿拉伯人为主的城镇和城市,在这些地区中,有些地方 是以色列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以色列建国时,对留在该国领土内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给予了国籍,但是这些公民在1966年前被置于军事法之下,面临歧视。随着1967年六日战争的爆发,以色列对包括东耶路撒冷及戈兰高地在内的多个地区进行了占领,尽管如此,2022年只有大约5%的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拥有以色列国籍,因为巴勒斯坦社会普遍对自然化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对占领的默许。这一情况在第二次起义之后有所松动,但以色列却加大了申请的困难,2021年经批准的巴勒斯坦新申请仅有34%的通过率。
阿拉伯公民的身份认同充满了矛盾与复杂。他们既想要被认可为以色列的公民,但又希望保留其巴勒斯坦的民族身份。
在身份选择的问题上,阿拉伯公民拥有广泛的自我认同。有些人会称自己为阿拉伯以色列人或巴勒斯坦以色列人,还有一些人则会简单称自己为巴勒斯坦人或阿拉伯人。根据2012年的报导,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使用「巴勒斯坦以色列公民」这个称谓。这显示出身份认同的强烈个体需求,以及他们在以色列社会中的存在感与紧张关系的复杂性。
随着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兴起,阿拉伯公民的自我认同也在不断进化,越来越多的人表达出对巴勒斯坦身份的认同。
虽然以色列政府官方将这些人称为「阿拉伯以色列人」,但一些阿拉伯公民却批评这个名称,认为这掩盖了他们与巴勒斯坦的历史连结。根据调查,大多数阿拉伯公民已经不再单纯的认同自己为「以色列公民」,而是更多地接受了「巴勒斯坦身份」。相对于表达以色列身份,人们越来越不满意这种界限模糊的身份。
在接受的一次调查中,约有69%的阿拉伯公民选择了主要的巴勒斯坦人身份,与30%的以色列阿拉伯人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以色列的杜鲁兹和喀尔克西人的身份问题同样复杂。这些群体在以色列社会中以民族身份的特殊方式存在,他们更愿意接受以色列的身份,并在某些情况下主动参加以色列的武装部队。而大多数阿拉伯公民则拒绝这种身份认同。这一点从他们的历史记忆中可以看出,许多人对1948年那场所谓的「独立战争」或「灾难」的解读存在根本分歧。
对于今日的阿拉伯公民来说,维持他们的民族身份和以色列公民身份之间的平衡,是一项持续的挑战。
面对这些矛盾与身份的复杂性,许多阿拉伯以色列人仍然在寻找一种更具包容性的自我认同,这样的认同既可以反映他们独特的文化和民族背景,也能确保他们在以色列社会中获得公平的对待。这一过程是一种持续的探索,并且与社会的变迁、政治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究竟,这些阿拉伯公民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