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的基础在于对地层的深入理解。地层学不仅是考古学中的一项基本概念,也是解读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工具。现代的挖掘技术几乎完全依赖于地层学原则,这使得我们能够揭示沉睡在土地下的历史。
当考古发现位于地面下时,正确识别每个发现的上下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将帮助考古学家理解该地点及其占有的性质和时间。
地层学的基本原则来自于地质学的概念,这一概念认为沉积作用遵循统一的原则。在考古学中,这意味着考古学家必须探索并解明各种地层上下文的形成过程,这些上下文可以是各种事件或行为留下的具体痕迹,比如墓穴的填土或建筑的结构。了解这些地层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推测时间顺序,让古老秘密重见天日。
地层学的原则由几个基本准则组成,这些准则经过适应以符合考古发现的性质。 E.C. Harris在1970年代认识到的几个原则包括:
超叠原则:在一系列层和界面特征中,上部的地层单元是较年轻的,下部则是较古老的。
相对年代原则:层中的年龄可由发现的最新文物来推断这层的最早年代。
在现代考古学中,理解一个地点的过程是将单个上下文根据其关系进行分组的过程。这些更大的组合通常通过结构化的关系来进行,比如墓穴中埋葬的层次。这样的分组能够形成更大的阶段,以帮助考古学家围绕某个特定时间的活动进行解释。
考古学家在研究地点时,通常希望能够直接对活动进行定年,而不仅仅是对出土的文物进行定年。这要求我们必须基于已知的可定年上下文或推测的上下文来为事件进行时间序列的推断。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上下文被完全封闭在两个可定年层之间,那么这个上下文的形成日期会在这两个层的日期之间。
在考古学中,使用地层关系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上下文中的文物日期并不代表该上下文的确切日期。它可能只是该上下文最早的可能日期。而如果某些文物是从更早的上下文重新沉积到较高上下文中的,则这些文物被称为“残留发现”或“入侵发现”。
在考古档案中,地层数据是必需的,但当前的数字数据档案面临困难,大多数地层数据仅以纸质或扫描文件形式保存。这使得它们在进一步分析中难以重复使用,因此必须寻找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考古学中的地层学不仅仅是对时间的追溯,它还是理解人类如何与环境互动的重要线索。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我们是否能在未来的发掘中,揭示更多被时间掩埋的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