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指标是一种简单的衡量方式,用于告诉我们环境中发生的事情。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使用指标提供了一种更实用和经济的方法来追踪环境状态,这比尝试记录所有可能的环境变量来得有效。例如,随时间跟踪大气中的臭氧耗损物质浓度,就是一个关于平流层臭氧耗损的良好指标。
「环境指标是一个数值,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环境或人类健康的状态。这些指标根据环境状况的定量测量或统计数据来开发,并随时间追踪。」
环境指标的定义存在不同,但常见的主题是:指标描述环境的状态及其对人类、生态系统和物质的影响、对环境的压力、驱动力及其反应。这些指标通过某种选择或聚合过程来进行,以使其能够引导行动。
环境指标根据不同的准则和框架来使用和呈现。例如,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发的压力-状态-反应模型,可以将环境指标分为几个主要子集。其中一个子集是生态指标,这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测量,如大气温度、平流层中的臭氧浓度或某一地区的繁殖鸟类数量。这些也被称为「状态指标」,因为其重点是环境的状态或条件。
第二个子集是衡量人类活动或人为压力的指标,例如温室气体排放,这也被称为「压力指标」。最后,还有一些指标来追踪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反应,例如受到污水处理服务的人数。
「环境指标应被视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子集,其目的是用来追踪社会在环境、社会和经济完整性及健康方面的整体可持续性。」
最近,有些人试图利用指标来监测和评估地球的状态。地球政策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指出:「从环境上说,世界正处于超支状态。如果我们用环境指标来评估情况,那么整个经济的自然支持系统正在衰退,这种环境衰退将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崩溃。」
环境指标也被企业用作环境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欧盟的环境管理和审计计划提供了核心指标或绩效指标(KPIs),注册组织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来衡量其环境绩效并监控所设定目标的持续改进。
选择或开发指标的类型应部分基于谁会使用这些信息。通常有三种可能的受众,每个受众的需求不同:
技术专家和科学家将对详细和复杂的指标感兴趣,这些指标必须具备科学有效性、灵敏性、响应性,并且需要有过去情况的数据。政策制定者和资源管理者则重视与评估政策和目标直接相关的指标,他们同样需要数据,但不仅仅追求敏感性和响应性,还希望这些指标具备成本效益并对公众认识有意义。
最后,公众更容易理解那些具有清晰简单信息和对他们有意义的指标,例如紫外线指数和空气质量指数。
个别指标旨在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转化复杂的资讯,以代表某一特定现象(例如,环境空气质量)。相对地,指标系统(或指标集)作为整体,意在提供对整个环境领域或其主要子集的评估(例如,森林)。许多指标系统演变为包括多个指标,并需要一定水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完全理解。近期提出了多种方法来精简资讯,让没有时间或专业分析的使用者快速理解这些指标。
「这些方法一般可分为数量聚合(例如指标)、指标的短选择(例如核心集或重点指标)、短视觉评估(例如箭头、交通信号)和引人注目的展示(例如地图或可持续发展仪表板)。」
许多著名的环境指标系统已经调整了其指标系统,仅包括或报告有限的「指标集」,例如OECD的「关键环境指标」和「加拿大环境可持续性指标」。在当前面对气候变迁挑战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环境指标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呢?